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53章 罢免唐俭

第53章 罢免唐俭

是啊,钱是民部管的,那现在钱呢?

李世民也琢磨过来,把目光投向了唐俭。

此时唐俭恨不得打自己一嘴巴,为什么要在满朝文武,天子太子面前推脱,直接说自己忘了这回事,顶多挨一顿训斥也就过去了。

可是现在,要面对天子雷霆之怒了。

“茂约,民部是什么情形?”

李世民笑着问,可是笑容怎么看都没有和暖的意思,就像硬生生挤出来的笑容,就连语气也是强压愤怒,顾忌交情“貌似和煦”发问。

“臣……”唐俭支支吾吾,好半天说不出话,几乎要消磨干净李世民的耐心。

事实上,唐俭确实不知道民部具体情形,随着年纪变大,那个敢于去劼利可汗帐里犯险的天策长史,变得怠政,民部实务统统推给部下,侍郎忙不过来,就交给郎中,郎中无暇顾忌,就让员外郎处置。

此时此刻,唐俭竟诡异的回想起昔日民部有一名姓卫的员外郎做事很是得力……

“唐尚书,陛下在问您话。”

唐俭许久答不出话,甚至还走了神。

满朝文武算是开了眼界,专门盯着百官的殿中侍御史站了出来,警告唐俭。

“臣、臣年老昏聩,不堪担任民部之责,臣有罪。”唐

俭苦涩地说,一张老脸被皱纹挤得变形。

见到唐俭失意的殿中侍御史见到机会来了,想起月前御史大夫吴王的丰功伟绩,就要弹劾唐俭。

“臣殿中侍御史杜逊弹劾民……”

“退下!”李承乾和李世民齐声呵斥,吓得那殿中侍御史一下子跪倒,君前失仪。

唐俭好歹也是天策府的长史,与李世民常年故交,又有切实的功劳苦劳,李世民本就是护短的人,那容别人弹劾自己的心腹。

而李承乾只是生气那个御史打乱了自己的计划,他想将永济渠的治理拿到手,身为太子,编书算什么功勋?

做点实务才至关紧要。

听得两声几乎同时的呵斥,唐俭忍不住感激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又神色复杂暗淡恋恋不舍地瞧了瞧身上的紫袍。

陛下还给某留了最后一分体面……不能不知进退啊。

“臣请罪,臣近年来颇有怠政,臣乞骸骨……”

满朝文武的目光再一次凝聚在唐俭身上,就看李世民如何处置。

开国的功臣,天策府的旧臣,而且时正儿八经的有功勋的老臣,并非幸进之徒,就看陛下您怎么处置了。

李世民此时便把不善的目光投向李承乾,都怪你小子此前不和朕通气,惹

出这么一个乱子,朕就是想让茂约体面,他也不能体面了。

何况近来正在遣使巡察天下,倘若朕这里松懈一丝,地方州县恨不能把贪官污吏无罪释放!

还是缺少历练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惋惜地望向唐俭,唤出刚刚升官的守持书御史崔固:“御史台有何议?”

如果在私下,李世民大可暗示一下,从轻发落。

但如今是在朝会,李世民必须不偏不倚,恪守中正。

“臣以为,唐尚书坐渎职,可罢其职。”崔固举着玉笏高声回答。

“可,茂约既然年老,就先回家休养,赐宅第一座,爵散如旧。”

唐俭颇为落寞行了一礼,像是老了十岁,颤颤巍巍行完礼,在卫士的搀扶下,慢慢踱步离开太极宫。

在唐俭离开后,百官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发生了改变,敬畏之情取代了原来的陌生、轻视、怀疑、亲近等种种意味,就连位列最前的宰相们,也不禁各有所想。

房玄龄想的最为深刻。

太子和吴王都可担负方面之任,大唐开国二十年,再过十年就到了年轻人站在朝廷的时候了。

那时候……我们这小老头子就该退位让贤了。

李承乾用坚定无比的语气,第一次在朝廷上树

立自己的政治目标,虽然并不深远,却很务实,实实在在是一桩实务、要务。

“永济渠淤塞,不可不未雨绸缪,臣请任督永济渠。”

但这话同样引起了很多人的惊讶,其中就包括了李世民。

李世民不敢置信的盯着李承乾坚毅的面孔,但无论李世民的神情如何改变,李承乾依旧是那副古井不波的面容,不因李世民的作色而变色。

高明为何想去永济渠?

在寂静之中,李世民展开了思索。

虽然李世民此前想过李承乾可能会做一些事和李泰对抗,但是无论如何,这位天子没有想到堂堂太子愿意去地方做实务。

都是吴王的锅,要不是吴王出塞,太子怎么可能有这种想法。

李世民瞬间想到了正在灵州的李恪,把自己的黑锅丢给李恪。

接着,李世民默默颔首,心说:太子此时接触庶务确实不错,正是一个绝佳机会,在中枢学了十年,不去州县治理一番怎么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