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3章 别怕魏征,儿子有办法

第3章 别怕魏征,儿子有办法

“你说的轻巧,朕从长安躲到洛阳,从洛阳躲去离宫,魏玄成哪次不跟来……好了,把奏疏给朕捡过来,滚回吴王府思过。”

李世民迈着四方步坐回御榻,抬手一指大殿门口的奏疏,喊住脚底抹油的李恪。

李恪踱步过去,一边走一边嘀咕。

“魏征每次都跟着您,您干脆把他远远轰走,眼不见为净,何必怕成这个样子。”

假如魏征不在长安,自己想怎么作妖就怎么作妖,御史顶多整天弹劾,谁敢和魏征一样,揪着李世民告状?

如此一来,自己离皇位越来越远,小命无忧……美滋滋。

一边捡起奏疏,李恪一边畅想美好的未来。

虽然他知道老李几乎不可能把魏征轰走,但这和做白日梦有什么关系呢?

即使不提魏征的象征意义,只论他的才干,虽然朝中人才济济,但是能顶替魏征的,却是一个也无。

“咦……这是弹劾安州长史宇文怀远收受贿赂、毁坏民田的奏疏啊。”

李恪扫了一眼,立马从骈四俪六的奏疏中寻出核心,喃喃自语起来,丝毫没关注到李世民注视的目光。

“怎么?有话要说?”

李恪随手把奏疏合起来,放在案头,听到李世民的话,还以为是在询问要如何轰走魏征,随

口应道:“正好让魏征派去处置宇文怀远。”

“荒唐!”李世民一拍奏疏,眉梢带怒:“让堂堂宰相去抓贪官,这话你也说的出口?”

“吏治乃是天下之重,宰相管吏治有失什么体统?”李恪反问李世民,直问的他哑口无言,随口胡诌道:“您从门下省、御史台挑几个人,给魏征搭个班子,天下十道挨个巡视,您老人家最少能清静半年。”

“黜陟大使?”

李世民嘀咕道,贞观八年他便派遣李靖等人巡察天下,可是结果颇为一般。

“差不多吧,让魏征在外面转几年,专管吏治,好好整肃一番,朝里还能清静一点。”

等等……我好像发明了不得了的东西。

李世民也有同感,他捋着胡子,静静琢磨起李恪的办法。

大唐吏治确实需要整饬一番,近年来承平日久,州县挖出来的贪官墨吏越来越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前隋倾覆缘由之一正是吏治败坏,百姓苦不堪言,难以聊生,烽烟四起,于是义军横扫山河,终结四百载乱世的强隋轰然倒塌。

一定要引以为鉴!

李世民不禁连连点头,知道江山得之不易,方能知道怎么守住大唐江山。

载舟覆舟的道理,不外如此。

有这样的见识,

拱卫大唐社稷,足够了。

想到此处,李世民不禁余光扫了一眼李恪,本想对李恪另眼相看,稍稍夸奖几句,熟料李恪正大口大口吃着点心。

“出去!”

“啊?”

“朕说——出去!”

“好嘞,您吃好喝好……”

“砰!”

躲过来袭的砚台,李恪三步并作两步,逃似的远离李世民,直奔承天门而去……毕竟不可能从玄武门出宫。

就算李恪想去瞻仰一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大唐皇室传统艺能,老李也不能同意。

李恪离开后,李世民展颜落座,命王德摆开地图,自己端着砚台,咬着笔杆,踩在半个大殿大小的地图上,勾勾圈圈。

恪儿此策果然不错,选中枢要员代天巡狩,清查吏治,州县官吏自然震簌,天子威仪也能远播四方。

确实是治世之良谋,安邦之佳策。

恐怕谋重如房玄龄也没有如此韬略吧。

还是朕的儿子更胜一筹。

果然是朕之麒麟儿!

心情愉悦,李世民不禁胃口也好了不少,拿起李恪吃的还剩半盘的牛乳玲珑酥,一口一个大快朵颐。

大唐共有十道,远隔万里形同流放的岭南道和连年作战民生凋敝的陇右道不提,还剩八个道。

瞧着万里江山,想到百官各自特点

,李世民已有腹稿。

魏征刚直,放在朝中百官皆震肃,连朕也怕他,就让他去朝廷统治最为薄弱的江南道……绝不是因为朕想把他远远的打发走,嗯,就是这样。

马周虽然可堪重用,毕竟资历尚浅,便派他去剑南道,那里适合他。

王珪………

日头渐西,李世民脚边已有厚厚一摞纸业,尽是老李随手记下的,需要耳提面命的要务。

弄了半日,就剩一个关内道,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本来魏征是最为合适的选择,然而选了魏征,还是要整天见到这个老匹夫,一想起每天都要被魏征怼,李世民食欲顿消,今晚御膳又要剩下大半。

可是该让谁去呢……既要身份尊贵,压得住贪官污吏;又需果敢有为,行事当断则断不惧贼人狗急跳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