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会圣宫颂 > 二十五章 争议

二十五章 争议

冷风如刀。

长安,未央宫。

王莽穿着黑色的玄火龙袍,看着全国各地的战报奏折,喜忧参半,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就是田况剿胜了赤眉军,严尤在边境抗住了匈奴,公孙述在四川正加紧练兵。

坏消息是王莽面临手底下兵力严重不足,无人可用,远水救不了近火。自昆阳一役刘秀三千战胜42万新莽军名动天下,王莽的家底被败光了,剩下的五万赤眉军投降了绿林军,绿林军声威更加壮大,兵锋直指长安,已经有人建议王莽迁都了。

这天早朝,王莽问众位王公大臣,对眼下局势有何解决的法子。下面分二派,一派是平晏王邑为主张的南下派,往蜀地跑,那里现在是王莽新宠公孙述的地盘;一派认为应坚守长安以国将哀章太师王匡为主,认为君王就该守国门,天子死社稷,两派一时争议不下,唾沫星子乱飞。至于第三派就是投降赤眉军的一派,已经被王莽下令全部抄家关进大牢了,目前朝堂就这二股势力,战或逃。

掌管机密的军政大臣刘晏说,巴蜀之地,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目前贼兵势大,我们先暂避其锋芒,在两川之地休养生息,待贼兵懈怠之时,我们可以出关杀他一个回马枪。

太师王匡说,自古以来就没有逃跑的天子,我大新王朝乃是日不落帝国,谁在怂恿皇帝跑路,问问我手中的刀。

国将哀章也附议说,大新尚有一战,虽然田况将军只有二三万人马。实在不行,调严尤从边关回援,把那30万大军用来拱卫中央。

王莽说,不行,匈奴那一口恶气我咽不下去。

王莽没说出口的话,他没有粮草提供给这30万边境军了。为什么不去两川之地,纯粹是王莽年龄大了,他不想走那蜀道那崎岖不平之地,在他隐秘的内心,他并不十分信任公孙述,只是这一点此时连他自己都并未发觉。王莽天生权力掌控欲十足,对于太优秀的才智之士,他很反感。这就是为什么终王莽一朝,没有千里马替他扫平天下的核心原因。

王邑看出了王莽的一点心思,他说,我建议迁都洛阳,把长安让给他们算了。那帮泥腿子绿林军都是没见过世面的,我还建议应该把财宝女人都留下,用来腐蚀绿林军。不出几个月,绿林军和赤眉军必然会因为分赃不均而内讧,我们就在一边吃瓜看好戏。

王莽最后拍板说,先让扬州牧李圣与司命孔仁在山东配合田况继续平定各地流民。至于曹部监杜普、陈定郡大尹沈意、九江郡连率贾萌,不要轻易来勤王,坚守好各自的城池。赏都郡大尹王钦和郭钦守卫京师仓,跟在朕的左右,随时听宣。

王莽的命令六百里加急,迅速传遍各地。

王莽最后还是听了堂弟王邑的话,让哀章和王匡留下来守长安,他和王邑一众亲信跑到洛阳去了。

川蜀,天气风和日丽。

地窖里,公孙述把刘縯囚禁起来了。

刘縯说,公孙述你到底想把我怎么样?

公孙述说,我还没想好。在外面你已经死了,天下盛传更始帝猜忌你的功劳诛杀了你,你的弟弟刘秀已经为你举行了葬礼。从现在起,你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刘縯说,可是我还活着。

公孙述不答,从地洞走了出来,命令专人看管,一只蚊子都不许飞进来。

回到军营后,公孙述先是睡了一觉,不一会日上三竿,谋士李熊和骑都尉荆邯说有事谨见。

李熊是来劝进的,他说,益州地区沃野千里,百姓安定;大王又是兵多将广,益州地区也是进可攻,退可守。您的威名早已远播在外,只是您的名号还没有确立,您应该早日登上帝位啊。

公孙述呵呵一笑,并不回答。

骑都尉荆邯说,现在整个天下四分五裂,王莽跑到洛阳,已经是困兽犹斗。绿林军赤眉军那一帮人见了金银女人就疯狂,成不了大事,不足为虑。只有北方的刘秀才是主公日后真正的对手。我们应该收服益州北面的隗嚣,先不急攻打刘秀,坐等农民军败亡。根据微臣的见解,现在豪杰还能招募过来,人民还能安抚,我们可趁机派田戎率兵占据江陵,依山傍险建造防御工事,然后向吴、楚等地发出檄文,这样长沙以南地区就尽为我有;另外再派延岑出兵汉中,进军中原。这样隗嚣等人见我方势大也必会向我们臣服,我们因此至少可以和刘秀分庭抗衡,日后也可以图谋天下。

这个荆邯确实具有战略头脑,公孙述点头称是,决定以后要加以重用。

公孙述对谋士李熊说了9个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

荆邯说,前二条我赞成并理解,不称王是什么意思?

李熊也是一脸的困惑,他说,推背图有古语传下来,八厶子系,十二为期。八厶合起是“公”字,“子系”合起来是“孙”字,不就是指“公孙”吗?“十二为期”大概是说可以坐江山十二年。

公孙述一惊,说,这都被你知道了,梦里神仙对我说的话,你怎么知道?

李熊说,那你说我为什么会投奔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