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会圣宫颂 > 二十二章 匈奴之战

二十二章 匈奴之战

王莽手底下的大司马严尤是一个人物,他虽然和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是对付匈奴他却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

年轻时候的严尤其实并不主张和匈奴动武,在看到王莽一系列错误的外交战略惹得境外势力纷纷叛乱时,他也肯为君王尽其忠,要求率领精兵以雷霆万钧突入匈奴境内,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颇有霍去病的孤胆雄风。

其实在汉武帝和汉宣帝一系列的打击分外匈奴战术下,到了王莽称帝时期,边境已经将近有60年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生活安定,牛马遍布塞外牧野,北方边界一派祥和。王莽不知道抽什么风,非要把外面弄得北边虚空,野有暴骨,战火纷飞。

王莽崇尚单名,要求匈奴单于改名,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王莽的使者还前往东北的高句丽、夫余,往西南抵达句町,往西北走遍西域,把各国的王都降为侯爵,并要求更换新的印信。王莽更加插手别国内政,玩美帝国主义那一套,对境外来一场匈奴版推恩令,分封许多匈奴人为王,同时又计划分兵十二路进攻匈奴,号称三十万人,

计划要把匈奴人赶到西伯利亚。因为筹集粮草困难,王莽的军队停下不走了。

为了对付不听话的匈奴,王莽真是颇费心思,一方面恫吓,另外一方面又携带宝贵财物去收买匈奴有权势的贵族来响应他的推恩令,但没几个人听他的在自家后院烧火。

严尤被调到边境时,匈奴单于已经对新朝宣战,雁门、朔方相继失守,连太守都被杀,败得惨烈。虽然边境有30万大军,但领军的十二路将军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关键是没粮,王莽的中央军自昆阳战败,更没有多余钱财支援边塞。

严尤只能自己想办法,毕竟是持节南下,十二路将军多少还是给严尤一点面子,严尤严令三十万大军不得扰民,就近屯田垦荒。

公孙述飞鸽传书给严尤,问他打算怎么对付匈奴?

严尤感谢公孙述的提携之恩,但一方面他内心隐隐又有点瞧不上公孙述,他认为公孙述是坐直升飞机空降上位当大官的,而自己则是靠军功。都是老狐狸,表面的和平,他又不得不维持。

他回书信道:

匈奴自古是游牧民族,善战,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战国时往往能把匈奴御敌于国门外,汉高祖刘邦,就赔钱赔女人,搞甚下嫁公主和亲。我以为不智也。匈奴那帮人狡诈而无信,咱们是没有办法用仁义礼智信去和他们打交道的。二百年来,匈奴经常趁着我们王朝中央空虚,他们就就骑着膘肥体壮的战马,掠民杀人搞搞事情。好像那个叮当当,叮当当,匈奴才是老大哥,汉朝就成了小弟。汉朝也有血性的皇帝,汉武帝就不忍了,发动全国精锐非要把匈奴的嚣张气焰打下来,到最后匈奴扛不住,于是就认怂说,伟大的天可汉,汉武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们臣服了,咱们和平展开贸易吧。就这样互通有市几十年。汉武帝是以暴制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国内老百姓的日子可就苦了,勒着裤腰带饿着肚皮支撑着汉武帝的雄图霸业。

还有一种傻办法,就是自己当老大哥,别的小弟诸侯国每年随便进贡送点小礼,咱们大手一挥,回以十倍的物资,面子是有了,但亏了里子,养肥了敌寇。匈奴像狼一样每年从我们这叼走了块把肉。这也是不行的。

后代的君王学聪明了,知道用“以夷制夷”的策略。用重金厚赏乌孙、鲜卑等游牧部族,挑动他们派与匈奴不和内战,咱们出出钱与武器,必要时还出军队支援他们与匈奴死磕,汉朝笑着当话事人,当个裁判拉拉偏架。在其它游牧部族的挑战,与汉王朝重鼓的双重压力的打击下,许多胡人,丁零,娄烦,月氏之类的纷纷给匈奴添堵。匈奴的势力虽然东到大兴安岭,西至中亚,统一了蒙古高原所有部落,还控制了西域不少城邦的超大游牧帝国。但是也架不住汉王朝的多重盟友,乱拳打死老师傅,好汉难敌八面埋伏。

待我休养生息好,三年五载,必亲率大军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苍鹰扑群雀般将匈奴亡国,驱赶到有北极熊的极冻之地卧冰捉鱼。

公孙述看完只是笑而不语,左右大将问公孙述,笑什么?

公孙述说,严尤此人甚有谋略,他的蓝图是好的,但匈奴人恐不会给他时间休养生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