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卷二 第245章 李恪李泰的震撼

卷二 第245章 李恪李泰的震撼

道。

王玄策说道:“足足千余人。”

他也有些头疼,这千余人的使节团,他也没有接待的经验。

“把长孙冲他们喊来。”李承乾也是无奈,他也没有啊!“这样,再把萧瑀请来。”

“宋国公如今在德阳城。”王玄策说道。

所谓的德阳城,便是之前日月山外的三座营寨而改名。

这名字,还是萧瑀取的。

其意倒也简单,以德为名,朝阳而生,名曰德阳。

萧钺第一次出仕,做爹的又怎么可能不上心,再加上,他也想看看大明王廷的吏治该怎么进行下去,所以,自萧钺上任以后,他就第一时间跟了过去。

“快去请吧。”李承乾摆了摆手道。

王玄策也就不再坚持,当即派人去请萧瑀回来。

不多时,众人再次齐聚李承乾的大帐之中。

商议起了接待使节团的事宜。

要不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有了萧瑀这个经年老臣的参与,众人都松了口气。

在场的,估计也就他这个老学究对此最有经验了。

“殿下,吐蕃、吐谷浑、就连突厥那边都派了使节团过来。”就在他们刚商议完之时,刘三进来说道。

李承乾愣住了。

大唐派使节团来,他能理解,这几个地方派使节来作甚?

“无妨,他们这是来打探虚实的。”萧瑀随口说道,“就照接待大唐使节的规格,降低一个规格便是。

如今大明王廷也算是这天下一番势力,这样的事情,以后经常会发生。”

“这样做不好吧?”王玄策说道,“都是使节,规格有所差距,不是待客之道。”

萧瑀闻言,不悦地说道:“我大唐来的使者是两位王爷,他们的使节凭什么跟我大唐的比?”

王玄策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个,李承乾也不懂,也就这么着。

“殿下,要不借着这次机会,殿下正式加冠?”王玄策说道。

他这里说的加冠,是王冠。

虽然李承乾自封明王,但一直以来却少了那个仪式,从法理上来说,他这个明王颇有草头王的意思。

长孙冲也道:“微臣觉得也可,刚好万国来朝,正是时候。”

萧瑀在一旁,不吱声。

大唐说是万国来朝,那都是极其夸张了。

你倒好,区区四国使者也敢说这话?

关键是,这话你配说么?

“行。”李承乾想了想,倒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对,他现在的确是缺一个正式昭告天下的仪式,这一次有附近几国的使者见证,倒也不错。

对于合不合理,管我什么事儿?

我干的就不是合理的事儿!

又商量了一番后,众人散去。

当王玄策和长孙冲临走时,李承乾悄悄对他们俩说道:“这一次都跟人学着点儿,下一次本王希望是你们自己主持这一切。”

两人当即点了点头。

贞观六年七月十一,大唐的使节团正式进入大明王廷的境内。

兵部侍郎伊原峰率三千怨军于德阳城外,亲迎使团。

而日月山这边,两部尚书带着为数不多的文武官员则是在日月山外城尽头,恭候多时。

至于李承乾,他则是在日月山内城等着。

不管是出于他长兄的身份,还是明王的身份,都没有亲迎的道理。

不过在城头之下,长乐却是一身华服等在那里。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慕容婉秋,她虽然跟李承乾回了日月山,但李承乾却是不曾限制过她的自由,任由她在大明王廷的范围内活动。

这会儿却是坐在长明酒楼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

“末将伊原峰,奉明王殿下之命,在此恭候贵使。”德阳城外,伊原峰高声说道。

他要在这里和大唐的军队交接使团的护卫之权。

换句话说,除了使团的千余人外,护送使团的一万兵马只能留在这里,暂且扎营。

其实,这些兵马本应该撤回去才是。

可因为听闻还有吐谷浑、突厥、吐蕃的使者要来,李承乾刻意让这些兵马扎营在此。

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有劳伊将军了。”李恪说道。

看着伊原峰麾下数千悍勇之士,他也是感慨不已。

一旁的李泰却是没有多言。

也只是看着。

两人心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贵使,请。”伊原峰说完,便护送着李恪两兄弟朝着日月山而去。

“青雀,咋样,累不?”路上,李恪问道。

李泰却是摇了摇头,说道:“累是不累,就是太过于震撼了一些。”

他们想过李承乾的大明王廷该是什么样的,但是想象中的总是和现实看到的是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