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卷二 第146章 请我上门。

卷二 第146章 请我上门。

德全脑门儿都疼。

赶紧拿个章程出来吧,李勤俭既然给他们捎了信,肯定也给自己家里捎了信,搞不好这会儿家里都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咬了咬牙,杨林说道:“赌了!本来我们都快一无所有了,要不是李公子搭把手,哪儿有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真要是赔了,就当是报恩了。”

别看他话是这么说,其实他是想说的是,人家真不一定能看得上他们的那点家业,毕竟他们现在的风光,还是人家一手铸就的。

王德全当然也懂这个意思,当下点了点头,就说道:“那就回泾阳,拾掇一下,这一次,我把大郎也弄过去。”

他自己是不会去的。

泾阳是根,长安是枝叶,哪怕真在西北吃了大亏,但只要守住泾阳的根,那就一切好说。

杨林也是这个意思。

至于说粮食,那也是个麻烦事,不过他们现在倒也不缺粮食。

不多时,两人就回泾阳安排了起来。

而他们一回泾阳,顿时就让崔浩等人如临大敌。

上一次这三家人如此般的大动作,使得他们损失惨重,这一次又来,莫不是李承乾又折腾出了什么幺蛾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他们。

而像黄嵩这些泾阳本地商贾,一个个也是盯着三家人的大动作。

羡慕啊,自从当初长明粮铺开业以后,这三家简直是名利双收,到了现在,谁人不知道长安城如今风头最盛的长明商铺是他们的买卖?

再看看崔家,当初的崔浩是怎样的意气风发,随便走在大街上,街坊四邻的谁不把他们当做恩人一般看待。

可如今呢?

崔家粮铺门可罗雀,关键是,粮食还不敢降价。

当初杨林可就说了,只要他们敢降价,那他就会帮崔家扬名。

崔家,可不仅仅是泾阳崔家。

而长明粮铺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从长安运来,哪怕这样让长明商号实际上会少赚半成到一成的利,但对此,不管是杨林还是王德全,都没意见。

钱赚够了,但这气可还没出够。

在家里折腾了一番后,杨林和王德全不约而同的去了李勤俭家。

如今,李勤俭不在家,长子也跟他一起走了,剩下的几个儿子正在不遗余力的完成他交代的事情,所以,招呼两人的便成了李勤俭的发妻。

“两位也看到了,家里正在忙活,让我一个妇道人家招呼两位,倒是怠慢了两位。”李勤俭的发妻年岁三十多,谈吐倒也说得过去,据说昔年也是泾阳城数得上号的美人,若非身份低了,估摸着也轮不到李勤俭。

“嫂子说笑了。”杨林笑道,“我们也收到了老李的来信,这不,家里也在忙活,只是很多事情我们知之甚少,也就来找嫂子问问情况。

老李在信件里说,李公子让我们此次过去的时候,尽量多置办一些粮食,可也没给个具体章程,这要是我们贸然从长明粮铺抽走粮食,怕是昔日的骂名又会卷土重来。”

一听杨林这般说,李勤俭的发妻也笑了,不过没急着答复,而是再次问道:“两位也准备将家里的重心放在西北?”

他虽然不知道李勤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但在信里,李勤俭说得明明白白,这是他们李家千载难逢的机会,搞不好还能封妻荫子。

在这一点上,李勤俭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

说到底,没有谁是圣人,怎么可能事事都与人分享?

他能提点杨林两人一句,已经是相当够义气的了。

“那是自然。”杨林笑道,“我们如今的一切荣耀都是李公子赋予我们的,投桃报李的道理,自然是懂的。”

不管心里怎么想,漂亮话得说出去。

再三确定后,李勤俭的发妻从袖笼中拿出了一个信封,说道:“我家夫君交代过,如果二位也愿意如此的话,就让我将这封信交给二位。”

两人一听,顿时一愣,好家伙,李勤俭居然还有后手。

今天他们要是不来这一趟的话,怕是还真不知道有这封信的存在。

接过信函,杨林直接撕了开来。

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杨林顿时是叹为观止。

什么叫谋,这才叫谋。

“怎么了?”看到杨林的反应,王德全好奇地问道。

杨林没有多言,直接将信函递给了王德全。

王德全看完信,也和杨林差不多。

“这么说来,昔日李公子就已经料到了今日?”

信是李勤俭写的没错,但是内容却跟李勤俭无关。

整封信只交代了一件事,也是他们如今最棘手的一件事,那就是粮食。

这一次,他们左右是要组织人手去洮州,所以顺便带些粮食过去,也就成了顺带的事。

但问题是,这粮食从哪里来。

长明粮铺的确有粮食,可从长明粮铺走粮食的话,那长明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