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红楼之宰执天下 > 121.宣景帝:栋梁之才

121.宣景帝:栋梁之才

皇城,大明宫。

正旦后的第一天早朝,宣景帝就有些生气,就连平日里甩给戴权和冯首辅的事情,今日也自己批阅。

只是没有改两本,面容上便露出几分不满,宣景帝放下手中的朱砂御笔眉头紧紧皱起,凝重的目光看向大殿之外晴朗的天色。

当年作为太上皇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论声势,总有文臣嚼舌根,甚至边关的藩属国也趁机反抗,恢复了自立之国。

但是因为当初的太上皇年老时迷信方士道家,因而偏偏选中宣景帝,且宣景帝那时也是个低调务实的好王爷。

又因为当初从不结党,是个敢说敢做的有为王爷,也因此引得部分勋贵不喜。

且以贾,史,薛等江南大族皆支持嫡出太子,却不想嫡出太子早逝,几个王爷中,皇位落在最不可能的,也最被勋贵不喜的赵彝,也就是如今的宣景。

因得位时已经年过而立,亲生太子和皇后薨逝后,宣景帝更加执信于道教方术,信仰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修道这决定,引得当时的太上皇老牌勋贵不满,也事事受牵制,太妃那里会偶尔询问。

这几年,前朝廷新晋勋贵,一半儿都是宣景帝的人,朝堂渐渐变化,同时边陲战乱四起。

宣景帝倒也不傻,但面对边陲和各地不绝的旱灾水灾,国库空虚,他也无能为力。

索性扔给首辅,自己跑到道宫修道去了,凡事都是以“天命”为准。

落在外人眼里,只顾修道,沉迷于长生,不立太子,国本空悬,几个王爷蠢蠢欲动,拉帮结派。

“卫常!”

宣景帝有些发红的眼睛,看着卫常说道:“朕不是说过了,皇后和太子那件事就不要在查了,为何青阳昨日派人送来的信里又要查刑部旧卷宗。”

“陛下息怒,是臣的错。”

宣景帝想起自己这些年也是愧对于卫家的,微微眯了眯眼睛道:“朕将贾元春派去金陵给青阳,可还好?”

原本便想着牵制王子腾与荣国府宁国府,这几年给的恩宠太盛,如今掌管京营,却跟靖王厮混在一起,做事也有些不知收敛。

幸亏有宁国府之事,才得以借贾珍将贾元春送到金陵,接下来便是牵制王子腾。

宣景帝道:“裴贵妃前几日说贾芸是个可以培养的栋梁之才,朕之前命你查过,你觉得他如何?”

卫常道:“回陛下,这贾芸自有了秀才之名后,在扬州确是尽心尽力,只是回京后,和荣国府的宝二爷,发生了一件不快。”

听完经过后,宣景帝挥手示意卫常下去。

随后一个身穿红蟒龙衣的太监悄无声息进来,进殿内道:“陛下,卫指挥使所言不假,荣国府贾政之子贾宝玉去讨要贾老夫人送给贾芸的丫环婆子,说了些不堪入耳的话……”

宣景帝道:“贾芸做的不错,这种纨绔子弟,年纪不大,却能说出如此之言也是管教不严。”

戴权闻言,道:“陛下所言极是,不仅贾家的贾宝玉是个纨绔公子,那薛家紫薇舍人之后薛蟠也是个痴儿。”

听闻此言,宣景帝面色凝重:“这几日靖王是否和王子腾走的近,朕说过多少次,他整日结交大臣,是想坐朕的位子么。”

戴权不吭声了。

随后有太监禀报,说贾芸在偏殿将纪效新书文稿整理,要呈上来。

宣景帝点头。

殿中安静下来。

“陛下,奴婢这几日已经在挑选合适的王侯子弟。”

“还是青阳让朕省心,朝中勋贵之子,若有出色的,可与青阳商议商议,她也该有个驸马了。”

“陛下待公主体贴,可真是公主的好福气啊。”

裴贵妃款款而来,十分有质感的声音听的宣景帝一阵舒服。

“爱妃怎么来了?”

“听说陛下这几日没有食欲,臣妾特意让御膳房准备了些陛下喜欢吃的小菜。”

宣景帝看着小自己许多岁的爱妃越发水灵,更想迫切寻求长生之道,将奏疏放在御案上,接过小碗。

裴贵妃笑道:“陛下整日操劳,该好好的补补才是,臣妾命膳房备的汤正合适陛下。”

宣景帝却摇头道:“朕都要被那些大臣气死,边关整日和朕要军费,江南的倭寇朕又怕卷土重来,实在是头大的很。”

裴贵妃拿到了贾芸的“解药”,这会儿心情早已经好了起来,轻笑道:“陛下不是有个栋梁之材么,且贾芸便是可以抗倭的最佳之人。”

贾芸早朝时并未直接将纪效新书之文稿直接呈给,而是在偏殿润色后才来见宣景帝。

反复在心里斟酌了话,这才跟着前来请他的太监一同前去。

行完礼,看到坐在宣景帝旁边那张祸国殃民的绝美脸蛋儿时,贾芸心里有点儿懵。

不是已经把药给她了。

宣景帝一页一页翻着,关于射术和选兵那几卷,宣景帝很是满意,细细读着。

贾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