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星空起源 > 第110章 最后一张编外

第110章 最后一张编外

的印度洋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最典型的特征是扶摇直上的高度,一侧陡峭参差不齐的山峰,令人惊叹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蚀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测的河流峡谷,复杂的地质构造,表现出动植物和气候不同生态联系的系列海拔带。

从南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就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主光轴超出雪线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后者从而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

不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部却在雪线之下。

创造了这一山脉的造山作用依然活跃,并有水流侵蚀和大规模的山崩。

喜马拉雅山脉可以分为4条平行的纵向的不同宽度的山带,每条山带都具鲜明的地形特征和自己的地质史。

它们从南至北被命名为外或亚喜马拉雅山脉;小或低喜马拉雅山脉;大或高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千米,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华夏和尼泊尔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43米,为世界第一。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带,是中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

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

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在喜马拉雅中段北坡,山谷冰川上有世界上最雄伟壮丽、形态多姿的冰塔林。

冰塔高度为数米至30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和金字塔。

有的冰塔表面有密集的浅圆形消融坑,晶莹闪耀,有的冰塔间有星罗棋布的冰湖,十分奇妙。

有的冰塔内部有河道,在这些冰融水的长期作用下,又形成了冰桥和水晶宫殿般的冰洞、冰帘、冰钟乳石、冰柱和冰笋等,鬼斧神工,好似天然形成的冰雕群。

形成冰塔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多支冰流汇合后,冰川运动使冰层产生褶皱和纵横裂隙,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其次,在低纬度的高山区,极强的太阳辐射使裸露冰面的温度升高,冰面的消融强度远远大于中高纬度的冰川,冰塔间的融水侵蚀下切能力很强。

这也是地球上其他高山冰川地区,如阿尔卑斯山、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都没有发育出如此壮观的冰塔的原因。

古冰川的大量信息,比如古今冰川特点、变化趋势等等。

珠峰北坡的绒布冰川,总长22.4千米,裸露冰长16.6千米,末端海拔5158米。冰塔末端从1966~1997年间后退270米,平均每年退缩8.7米,而1921~1966年间,平均每年退缩6米。如果按每年8.7米的速度继续后退,还要退缩418米,到那时仍然有16千米长的裸露冰面和冰塔林,仍然是十分壮丽的冰川。

喜马拉雅山脉的植被可以大体分为4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及高山带--主要是根据海拔和雨量划分的。

地方地形和气候以及光照和风吹的差别,造成每一带内植被构成的相当大的变化。

热带常绿雨林局限于东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喜马拉雅山脉潮湿的丘陵地带。

常绿龙脑香科森林-一个可产木材和树脂的树群-是常见的;它们的异种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上和陡峭程度互异的山坡上。

铁木可见于183~732米这一高度内可渗透的土壤上;竹子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栎树和栗生长在石质土上,覆盖了从华夏藏南地区西部至尼泊尔中部,在1097~1737米高度的砂石。

树木可见于较陡的山坡水道沿线。在更高处,它们为山地森林所取代,林中典型的常绿树是一种露兜树。

东喜马拉雅山脉的动物主要源于华南和中南半岛地区:主要是可以在热带森林中找到的动物类型,其次才是那些适应了在较高海拔和较干西部地区的亚热带、山地和温带条件的动物类型。

然而,西喜马拉雅山脉的动物却与地中海、衣索比亚和土库曼这些地区的动物有着较多的类同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