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朕,君临天下! > 一四九 二次北伐前夕

一四九 二次北伐前夕

……

宣武四年,十月十七,青州,天都。

今年,气候一向温暖的青、湖二州,在进入十月之后,却变得异常寒冷,昨日甚至下起了霜雪,让本就萧条的街道,更加的寒冷无比。

国相府内,法鞅桌案上摆满了两地官员前来禀报的灾情。

自去年冬季开始,青州、湖州二地灾情不断,先是大坝决堤导致荆南沿岸几十个村落被淹,造成上千人伤亡,几万人流离失所,大量开垦的土地被洪水淹没。

再是今年开春青州境内,淮阳城发生一场地震,导致不少民房被毁,一千多人伤亡,波及百姓十万余人。

然后是夏季收粮,却遭遇了蝗灾,导致青、湖二州多地农田颗粒无收,受灾百姓多达四十余万,虽有楚国朝廷及时赈灾,但还是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灾百姓活活饿死。

七月初,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热浪席卷湖州多地,造成一万多百姓中暑而亡。

与此同时,位于交州的蛮族忽然起两万兵入侵湖州一路烧杀抢掠,好在被罗松领兵打退,并领兵直入交州,斩获蛮兵首级四千,让蛮王最后继续履行与楚国的和平协议,才算稳住了局势。

多灾之年,法鞅也是很无奈,但他给楚国定下的驭民五术,丝毫没有因为灾祸频繁而松懈,反而比平常更加严苛。

那些受灾流民都被他控制起来,在灾情退却后,立马让他们回去继续种田,又或者前去修筑大坝。

至于倒塌的房屋,自然也从流民之中挑选清扫和修葺。

朝廷赈灾的粮食,则是以借贷方式发放到那些灾民手中的,来年必须与今年未收的农税一道缴纳。

百姓的日子过的比以往更苦了,丝毫得不到朝廷一丝同情和怜悯,奸官酷吏只想从他们身上榨出最后一丝剩余价值。

因为在法鞅心目中,百姓的人命不过是个数字而已,为社稷而死他们应该感到荣幸,岂能有什么怨言?

除了“辱民”、“疲民”外,法鞅这么做还有个原因便是打算在进入冬季时,领兵出庸州,展开第二次北伐,意图占据益州更多的土地。

而这,需要很多的粮食,尤其冬季行军,这得冒很大的险。

这个提议曾被黄覆和罗松否决,冬季出征,天气寒冷不说,一旦进入益州腹地,补给难题将会呈几何倍增,加上今年遭灾多地粮食欠收,黄覆并不看好这场冬季战争。

罗松更是以军事角度指出冬季猛攻锁云关,就得做好阵亡半数人马的准备。

面对朝堂百官的反对,法鞅并没有放弃,而是暂时选择隐忍。

他迫切需要北朝的情报,只有知道北朝真实动向,法鞅才能有理由说服黄覆。

法鞅十分清楚,如果就这样安稳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两国之间国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唯有不断北伐,给北朝制造麻烦,才能换取一线生机。

而蜀地便是最好的天然屏障。

益州人口众多,且物资丰富,又是天然的粮仓,地理环境优越,易守难攻,只要能取下,最差也是一个割据一方的霸主。

拿下益州后,再主动向刘策递交和书,然后楚国便休养生息,只要撑个几代人,等大汉国力衰微时,便可一鼓作气取而代之。

这是法鞅为楚国设想的最稳妥道路,因为他清楚,现在的楚国国力根本无力与大汉正面对抗。

当然,也有更好的方略,便是渡河北击,“收复”荆地,直取长安。

但荆州现任守将,刘策嫡系精卫营中磨练出来的“善守”将领,镇南将军武镇英,就如同一道铁墙一样,牢牢把守着长河以北要道,让人根本无懈可击。

如今北伐,最稳路线依然是蜀地,从庸州出兵,直扑锁云关,而后占据武都、梓潼,以此为跳点,攻占整个蜀地。

毕竟蜀地归附北朝不久,汉廷在这里的影响力远远不如北地各处。

如果不趁现在,等刘策掌控蜀地军政后,楚国将再无立足资本,只能沦为流窜势力,被慢慢吞噬。

想到这里,法鞅扶了扶微微发痛的额头。

自其担任楚国丞相以来,无一日不是亲力亲为,每日睡眠基本只有两个时辰。

为了富国强兵,他已经用尽了一切办法,哪怕知道自己此举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甚至遭来无尽的怨恨。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来报:“相国大人,府外有三人求见,一人自称是派往长安的间人,另外二人说是从北朝来投奔我大楚的地方军官。”

法鞅闻言,头也不抬说道:“这事不该本相处理,带去李秀夫地方吧。”

显然,对于他自己制定的律法,法鞅也必须严格遵守尊卑有序。

可下人递来一本文册,继续说道:“那叫赵苍的说,相国大人要是看了这上面的内容,一定会见他的。”

法鞅一听,接过打开看去。

忽然,他瞳孔一缩,立马停下手头正在处理的奏折,马上说道:“速将他们带到偏房,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