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眺望时空 > 第二十三章 帝国野心

第二十三章 帝国野心

爱莎只是个小插曲,李福安没有放在心上,他需要关注的事很多。

帝国工程院在工业母机上再做突破已经无限接近第四位小数点。

李福安亲自设计定制的,镜片制造设备已经完成,后面还有不少,用于医学研究的设备在制造。

这些设备的精度都很高,李福安不得不浪费,宝贵的工业母机来制造。

设备是给帝国医学院使用的,用来加强帝国医学在微观领域的研究水平。

中医方面李福安仅限于了解,理论研究不深,帮不上多大的忙。

但是毕竟深入研究过生命科学,共通性还是很多的,可以在自己精通的领域引导一下。

为了给自己找些事做,李福安李福安在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都有兼职,生活过的还算充实。

“陛下,国管院送来的公函”

李福安放下铅笔,接过公函,大意是说让李福安给各国送来的美女册封,不用太高,最低品级的淑人就可以了,

这是国管院和各国谈妥的条件,反正李福安也不吃亏。

李福安寻思这些老狐狸也太不要脸了,什么叫不吃亏,大抵是得了不少好处,所以连皇帝都可以卖。

不过这也不算事儿,不过就是个封号,华夏的皇帝这样的事没少干,利益交换而已。

叫来人写了回复,让管院看着办,这事本来就是管院负责的,无非就是知会皇帝同意一下,不然不好办。

这样,李福安就一下子多了十几个小老婆要养,管院每年拨付皇宫的钱粮都是有定额的。

按人头数,花销多了的话,李福安得自己想办法弄钱,当然李福安不缺赚钱的办法。

比如李福安设计制造的设备,管院得花钱,不白给。

只是这就是个制度,李福安要的也不多,这个制度也就是彰显一下制度的公平性,象征意义更大。

要不李福安的设计随便都能卖出天价,还是不愁卖不出去的那种。

李福安一如既往在各院轮番上班,今天要去京郊的发电厂。

新一代的汽轮发电机组今天试运行,可以大幅节约能源,提高发电效率。

这个是李福安带队研发的,不止汽轮机已经改到极致,就连发电机在材料上也加入了稀土元素,用上了能用的所有手段。

至少今后二十年,若是没有大的突破换代,这套机组将会是全国主要的发电设备。

试运行很顺利,李福安主持的项目就是品质保证,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这在李福安来说根本算不上问题,李福安的能力仅是受到工业水平限制,发挥不出来,不影响他用更高级的技术思路,来实现低端技术拓展。

能源是工业血脉,发电厂会不惜血本覆盖下去,加快民用科技普及。

“陛下,机组已经达到预计功率,最大峰值110万千瓦”。

“嗯,废气回收达标了吗?”

“回禀陛下,废气颗粒检测已经达到排放标准”。

“很好,抓紧生产,保证质量”。

“是,陛下,只是耐高温的合金材料产量不高,需要调配”。

“放心生产,朕会调配一个冶炼厂专门负责供应你们的需求”。

“输电网络也要跟紧建设,争取早日并网”。

“是,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展开,臣等一定会盯紧进度”。

李福安返回工程院,高压直流输电网络需要高压大功率开关设备。

半导体研发小组正在开发新的元器件,输电网络直流转交流相关设备也在同步研发,李福安制定出技术标准引导研发,这些年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极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工程院目前具备多个领域独立研发的能力。

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开始向实用方向转化,这是李福安比较关注的。

实验室内集成电路的规模换代速度很快,硅半导体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

李福安耐着性子不去插手研发,仅是引导方向,不断添加研究课题,指导研发。

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李福安需要他们在材料学,电化学领域不断拔高知识水平。

工程院的课题小组众多,李福安的工作就是及时的引导,添加新的方向,提出更高的要求。

向他们灌输各种理论知识,看着他们掌握并使用学到的知识转化出产品。

这些研发人员才是帝国赖以致胜的法宝,什么时候高端知识都是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引领世界科技进步。

帝国拥有这些高端人才,就拥有整个世界,这是来自科技力量的碾压。

第一片半导体成品集成电路下线时已经到了年底了,这一年整个华夏帝国牟足了劲大搞基建。

整个华夏就是个大工地,围绕着工业设施挥洒汗水。

不止国内的民众,还有大量的战俘被驱赶到工地强制从事劳动。必须干满三年,三年后可以获得华夏的户籍身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