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眺望时空 > 第七章 军工发展

第七章 军工发展

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调试,第一炉钢水终于要浇注下线了,生产的是建筑用的螺纹钢。

巨大的钢包满载钢水,沿着轨道被吊运至入料口。

伴随着设备的鸣响,通红的钢条自设备出料口下落,沿着输送线被送至冷却区。

待冷却完后一帮技术工人冲上去,开始检测钢材品质,随后整个车间都响起欢呼声。

岛上正在修建深水码头,干船坞,造船厂去年开始筹备,配套的水泥厂已经投产,大型的船用蒸汽机也已经开始制造。

据说要建造钢铁战舰,李福安种种神奇的表现,使得人们丝毫不会怀疑真实性,反而充满了期待。

有了钢铁战舰就意味着岛上的安全有了保障,在外的商船也不用再惧怕海盗。

钢铁制造的船,即便一炮不发,单凭船体的坚硬,就能碾碎一切海盗船。

1664年6月,位于台南的兵工厂建造完毕开始投入使用,与之配套的发电厂,也开始工作。

兵工厂有自己的冶炼车间,厂内的实验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是李福安的主要活动区域。

兵工厂第一款产品便是一款自动步枪,工业时代带来了战争模式的变革。

冷兵器不再是主武器,热武器的诞生让战争拉开距离,与步兵相配的是手雷,迫击炮,轻机枪。

军服抛弃了袍服,分为礼服,常服,作战服,陆军作战服绿色迷彩。

使用了新材料,防割,防火,配有携行具,背包,手套,护肘,护膝。

去年投产的油井使得塑料成为新的可用材料,石油冶炼催生出一系列的配套工厂,副产物创造出多种新材料。

只是岛上的油气田主要出产天然气,石油很少,无法作为战略资源大规模使用。

但是为此开发的织布机却可以转向民用,极大的提高了布匹产量。

军制也进行了改革,使用三三制,明朝的军制太乱,已经名存实亡了。

不仅军制改革,士兵的训练也要改变,热兵器战斗模式不同于冷兵器。

李福安制定了新的训练大纲,扩充军队,招募了三个陆军师,海军同样扩招,军舰虽然还没影,但是风帆战舰却有三十多艘。

要做的事情太多,李福安恨不能分身,内燃机需要开发,没有汽车将来的作战补给必然困难。

已经派了人手前往爪哇购买橡胶,岛上虽然能人工合成,但是现在没人懂橡胶的使用,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买回来,何必浪费本就不多的石油。

军舰要设计,人员要招募培训,岛上要修建环岛硬化公路,铁路也开始铺设,蒸汽机车要设计制造,军队扩招了,没有大炮怎么能行,新军舰也需要啊!各种型号的大炮也得设计制造。

无人可用,这些都得李福安自己亲自来。

两年多来海军已经和岛外的海盗打过多次海战,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也在不断骚扰近海,现在海军只敢在近海巡逻,走远了就会被集火攻击。

南明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中原三方乱战,李福安恨不得现在就能提兵打进中原。

还有通信,都开始玩工业了,不能还搞快马传信,通信完全靠吼,这不是开玩笑吗?

图纸李福安随时都能拿出一堆,可惜没人会啊!

事事都要亲自动手,得先把人教出来,才能有人手去做事。

好在这世上从来不缺乏聪明人,这两年多李福安也着实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而中原躲避战乱来岛上的人也越来越多,儒生,各种匠户,能够成功逃亡的无一不是有着一定能力的聪明人,以老带新,边干边教授培训,1664年就这么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

来自外部的战争压力促使岛上所有人抢命似的连轴转,各种建设工程层出不穷,遍地开花,每增强一份实力,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百姓能够自觉的参与建设,还是源于对生命的渴望,都在一个孤岛上,退无可退了。

船坞没修好,没办法开建大型舰艇,但是露天搭建的工棚造个鱼雷艇,小炮艇还是可以的,顺道练练手,提升下技能。

模块化工艺,分段建造,拼装焊接,速度极快。

1665年上半年,掌握了工艺的船工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二十个搭建的工棚,平均五天就能下水一艘鱼雷艇,水翼结构,航速60节,配两挺30毫米双管机炮,四条鱼雷发射管。

小型炮艇也没落下,平均十天一艘,45节航速,首尾各装备一门75毫米速射炮,还有两挺20毫米双管机炮。

近海活动的海盗船以及荷兰的战舰在打过几次遭遇战后彻底消失在近海海域。

几次海战击沉超过60艘各类舰船,海军的巡逻队打出了名声。

船用高速柴油机,经过了严苛的验证后,制造团队急速膨胀,各种功率型号的柴油机相继设计试制出来。

出于锻炼的目的,李福安没有过多干预,仅是在关键时候加以引导,传授设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