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吞鸿 > 第十一章 孤风蓑影,刀剑无声(自传章)(上)

第十一章 孤风蓑影,刀剑无声(自传章)(上)

我姓杨,父亲说曲州多松无柳,遂取单字为‘柳’,期我一枝独秀。

母亲说一丝杨柳千丝盼、三分春色二分羞,遂赐字盼休,希望父亲在外走镖时,能够一路平安!

结果,父亲平安的走了镖,母亲不平安的生了我!

对于母亲,父亲所言甚少,母亲的生辰八字、脾气秉性、日常喜好等等,我统统都不了解。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的生日,即是母亲的忌日。

我不清楚那段陈年旧事,也没有人敢同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更没有直接去追问父亲,毕竟,我理解父亲的不易,更理解父亲的艰辛!

父亲杨奇一生刚直、不擅言谈、不喜攀龙附凤,在华兴八县的镖行中,只有被压着打的份儿,肥差、官差、美差经常是被人抢去,父亲只能走些油水不多的小镖,挣些辛苦钱。

当然,小镖有小镖的好处,它没那么大风险,再加上华兴郡治安还算得上佳,所以,父亲的刀,大半辈子都没出过鞘。

就这样,父亲起早贪晚,经营凌源镖局三十余年,也勉勉强强才有镖师八十,养活了三百余口人家衣食无忧。

由于长期奔波糊口,父亲对武艺疏于钻研,穷尽一生,也才堪堪入了上巅倒马境!

在大汉帝国人才辈出的江湖里,下境武夫遍地都是,除却军中,华兴郡江湖里的下境武夫,没有五千也有三千,堪称多如牛毛。

父亲这个成绩,实在算不得出彩,甚至连平庸都算不上。

由此可见,大哥刘德生看重凌源镖局,并不是因为父亲的境界,而是因为他娶了姐姐这个智囊,也因为他需要凌源镖局在凌源的根基和人望,来帮助他夺得家主之位。

......

百余年前,魏文帝曹丕麾下重臣尚书令陈群对江湖分级时,曾这样定义倒马境:以单手之力,阻奔腾之健马,卸其力而倒推之,是为倒马。

下巅倒马境只在武道第四层,属于武夫中的下等。

不过这下巅倒马境,可绝不是一股子蛮力那么简单。

以智悟道、入境既致物的文人自不必说,武人没有一点点儿秘籍灵药或是高人指点,非天资聪慧者不得入此境!

父亲未娶妻时便入境,因凡尘俗世,至今仍未突破下境入得中境,跟着父亲的老兄弟们每每欢聚饮酒,都会说镖行耽搁了父亲这位练武奇才!

其实我在六年前,也就是在十二岁那年,便已破了撼树境,将入倒马境界,父亲却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年少成名终是会滋生恶习’,叫我隐藏境界,低调行事。

我既没有振兴镖局的志向,也没有追求武道的雅兴。

所以,除了父亲,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我当年破境一事。

......

姐姐杨观年长我三岁,相貌平庸,但英英才气却是被凌源城父老所公认。

334年,也就是我入境撼树的那天,墨家钜子寒李途经凌源,曾风评三人,一人得‘我若不醉,世人安醒,我若醒酒,世人安生’,一人得‘心有七窍,滴水玲珑’,一人得‘六岁解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小得天成,天涯处处皆汝家’。

墨家钜子寒李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江湖天擎,他在评语后唯一落了名的,便是我那得了‘七窍玲珑’风评的姐姐,杨观。

前人指路,身在闺中足不出户的姐姐,从此名满华兴江湖。

我还记得,那年父亲赶跑了一波又一波上门求亲的乡绅豪族!那可是他的宝贝疙瘩!谁也动不得,谁也不准动!

在我看来,姐姐虽不及那蔡文姬六岁辩琴,但每临大事而有静气、历经艰难而不灰心,比我的能耐大多了。

几年前,父亲尝试将镖局内事托付姐姐,经过一番打理,那年春节,竟破天荒为每户镖师家中都多发了五十株钱、两只肉鸡,人人笑的合不拢嘴。

337年夏,我虚岁一十有六,父亲叫我领镖师二十,携财货三箱,前往真定县,为方谷赵家走镖。

哪知,贼起越货歹心、祸起两县交界、戈起林间狭路、

敌人三倍于我,对我群起而攻之,其中不乏行家里手。

我所带的镖师大多是父亲的老伙计,年长气衰、力有不怠,我自恃境界、左突右挡,仍显颓败之势,盏茶功夫,除我之下,皆死伤殆尽。

贼首期速战速决,拉渔网、撒蒺藜、射暗箭,我渐渐力有不支,身中三刀后,我觉得本小爷的小命,恐怕是要扔在这了!

屋漏偏逢雨,在我思虑之际,一时大意,又中暗箭,遂昏死过去!

醒来后,我正躺在一野塘边,一人宽衫草鞋、散发披肩地坐在我的身侧,正在悠然发呆。我回过头去,在他身后,有家仆六七十,仅从气息上看,其中一个胖家伙与我境界相当,此刻正在一旁呼来喝去,忙着安营扎寨。

我动了动身体,都是些皮外伤,若不是射来的那根暗箭涂了药,我自觉还能撑个一时三刻。

“第一次杀人,滋味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