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缱绻宫阙 > 第17章 女子如浮萍

第17章 女子如浮萍

折腾这一天姜雨晴也累的不行,一觉睡到日三竿,醒来时跪了一夜的二夫人已回到了自己院。

杏儿也把信一大早送到了四方斋。

姜雨晴让杏儿带了药,随她去看二夫人。

刚进二夫人住的小院,就听见二夫人哀嚎着在骂丫头,“轻点——你个小蹄子,上个药都不会”。

姜雨晴走进房里,此时的二夫人正倚靠在榻上,露出雪白的半截腿,膝盖乌青,肿的像个馒头。

她示意丫头退下去,自己坐到床前圆凳上,接过杏儿手里的药,“娘亲,这个药消肿快,抹上凉凉的一下就不疼了。”

二夫人见女儿过来,心情好转,关心道,“你身子可好?这可是孙府的孙儿,你万事小心,为娘不当紧。”

姜雨晴小心的为二夫人上药。

“一大早常妈妈就传了老爷、夫人的意,看来是允了你的事。虽然为这个事咱们吃了苦,可终究是嫁入那太傅府。”说到这里二夫人是一脸的傲娇。

“听他们的意思是让你尽快抬过去,这婚事只怕要从简了。”

“只怕父亲恨不得没有我这个女儿呢。”姜雨晴放下药,恨恨的说道。

二夫人抓住女儿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咱们以后嫁入了孙府,谁敢小瞧咱们?老爷、夫人是极其爱面子的人,你的事他们就算为着面子也不会太差,至于钱财嫁妆,母亲早就备好,不会比那一姐儿的少,为娘不会让那婆家小瞧了你。”

姜雨晴望着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娘亲,湿润了眼睛,她抱住二夫人,自己这个母亲一直不太得宠,可她给自己吃穿用度都是比拟嫡女的。

孙侍郎收到信与家人商议后当即就找了媒人,次日孙夫人与媒人就上门提亲来了。

姜夫人迎她们在厅里落座上茶,出这样的事情少不了孙家的算计,姜夫人也懒得应酬,寒暄几句就入主题,“既然两个孩子有缘我们自然也是要随了她的意,你们回去就看个吉日,把这事办了。”

孙夫人笑呵呵的回道,“回去就找人去看二人八字,挑个好日子。”

姜夫人感觉有点膈应,脸上笑着,话里冷冷的,“我们老爷说三日后就不错。”

孙夫人微诧,“三日!这纳彩之礼怎么来的及,这酒席也准备不出来啊?”

旧时嫁娶有“三书六礼”(“三书”指的是,婚嫁过程中使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迎书;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这些复杂、繁琐流程的每一环节都代表了对新人的祝福,预示他们有好的未来,和美的生活。

姜夫人低下头看着自己染的嫣红的指甲,淡淡的说道,“国丧期间一切从简,嫁妆这两日我们就会陆续送过去,到了日子你们花轿来迎即可,只要两孩子们好,不必在意这些俗礼儿。”

孙夫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也就悻悻的告辞。

三日后姜府没有刻意装扮,只是在门口挂了几盏红灯笼。

姜雨晴一身桃红色嫁衣上了花轿,姜家也不算亏待她,备的嫁妆也算十里红妆,抬嫁妆的队伍浩浩荡荡跟在花轿后面。

姜雨晴嫁出去第二天,姜家二夫人染疾,遵医嘱去别院养病。

……

姜府庶女的出嫁就像水里丢了一颗石子,泛起的那点水花,即刻便不见了。

不过几日,姜府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阖府上下都开始忙活姜一旻的纳彩之礼。

《礼记·昏义》日“: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意为男家向女家求婚,由媒妁代为转达。女家同意后,再收纳男家送来议婚的礼物。古人以雁为礼,一取雁是候鸟,每年秋分时节南去,春分时节北返,来往有时,从不失信。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约,婚后夫妻坚贞不渝。二取雁是随阳之鸟,喻妇人出嫁从夫;三取雁行有序,飞时成行,止时成列,迁徙中老壮雁率前引导,幼弱雁尾随跟紧,井然不紊,喻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

天桑国的风俗是皇帝宾天,新皇、皇子重臣守丧三年,不能娶正妻,纳妾可以。所以姜一旻的婚事也要等丧期过后才能进行。

先纳彩、问名,纳吉,剩下的纳征、问期,迎娶都要等国丧后进行。

姜一旻是嫡子,也是姜府唯一的男丁,他的亲事自然是非常郑重保媒请的是张太师,元光帝幼时的书画可都是这张太师教授的。

姜府这段时间上下都忙碌,念若反而多了一些清闲时间,她大多数时间都窝在自己的小院,手里拿着一些绣活打发时间。

姜府这段时间的事,都发生在念若眼前儿,发呆的时候她会想起姜雨晴,虽是庶女,但是生在姜府,自是尊贵的娇小姐。

如今嫁为他人妾,以后的生活怎样,全靠她自己了,看姜府这个态度,娘家估计指望不上了。

再看,一个好好的将军府二夫人,最后也不过去了别院“养病”。

念若在心里感叹女子如浮萍,她也开始忧虑自己的将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