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远方的信使 > 第3章 工作难找

第3章 工作难找

作为一名农民工,我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钢筋,水泥,烈日还有汗水。我有想过做一名保安,也做过一段时间,但是还是选择农民工的生活。不仅仅因为工资要更高。也是因为每次在负重劳作后,在阴凉处,或者在高塔上,总能感觉有一股清风,能让人感觉到莫名的畅快。我生活中的畅快太少了,有了这种体验其他的工作对我来说吸引力就不再那么大。

我跑过全国很多的工地,盖过楼,修过桥,铺过路,也做过一些小工程的苦力活。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停留太久多则七八个月,少则一两个月,工程款一结我就会偏向于到一个新的地方,先租个房子住上,然后在周围看一看,把周围的工地情况人文和自然风景大概了解后才开始到工地找活做。我把这当成是旅游,都知道做农民工是很辛苦的,作为辛苦的回报如果仅仅是钱的话相信坚持起来会非常乏力。很多人是因为家庭,而我没有家庭,至少我漂泊在外很少回家。因为我这种到处跑的习惯,我没有存下什么钱。

到瓜州修柳格高速是我意外的一个决定,仅仅因为当时想到,祖国大地去过很多地方,却是没有来过中西部地区。听说那里的天空非常美丽,牧民都很热情,还有那里的羊肉串最正宗。下了火车站我就后悔了,因为看到当地姑娘们粗犷的样子,后注意到他们的肤色,难以形容,只能说比黑强点。才想到有一种说法,因为西部地区大气层薄,紫外线特别厉害,才形成当地西藏独有的肤色。看男人还好,看女人就有些不想看了。我担心自己在这很快会晒得像她们一样。本来现在自己形象都不怎么样,到时皮肤一黑相亲成功的可能就更小了。记得当时看着送自己来的火车,犹豫了很久才跟着队伍的末尾,去了中转站的车上。

各地的民风民情有各种的特点,瓜州给我的感觉是,没落却又在努力发展的一个小城市。我对这座城市没有太多印象,因为没有停留,我们就被拉到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开始了此行的目的。

我们来时,这段高速的主要部分已经完成,听说高速通车时间定在2017年9月9号。我们要在这里干五个月的活。我们这批人主要就是完成柏油路面最后的铺设,和路边的修整,划线工作。我的工作内容就非常简单了,就是开压路机。我没有特种车作业证,但在这里也没有谁对这个有要求。刺鼻的热柏油散发出的味道很是熏人。热柏油散发出的热量加上日晒时原本就很高的温度真的让人很难受。味道太重一般人很难坚持,但我从来不挑事,常年的工地生活让我的忍耐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而我偏执的性格让我的忍耐力又比一般农民工强很多。他们怎么安排,我怎么做。只要有人能做的我就能做,这是我的理念。

戈壁滩的荒凉不亲身经历是很难以体会的。修高速公路能和外面接触的只有眼睛。天空纵然是美丽,但是对于一个讨生活的人来说,从来不会被看成是美景。牧民虽然热情,但工地打围,能接触的都是内地一起来的老乡。羊肉串虽然厚道,但我这在城市还没落脚,就被拉到这荒凉之地,只能吃员工餐。这里的风光尽是荒凉,看了一两天后就没有新鲜感了。在那段时间,我是一心期待早点工程结束,早点离开这个地方。

在白天辛苦而忙碌的工作之余,大家夜晚讨论的无非是荤段子,稀奇物,包括奇闻异事。因为基本没有当地文化,流传在戈壁滩最多的故事是解放时期,解放军为防苏联核弹修建的秘密军事机构,和原子弹研究期间秘密建设的场所。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白天炎热难耐,晚上特别冷,还要听这些无聊的话题,着实让人难受。

好在5个月不长,白天的忙碌也让人没有时间厌烦。工程一直到九月底才结束。一完成项目施工队就解散了,牵头人就交代了句找项目部拿钱就不见人影,电话也不接。项目部说工程款要一个月后才能结,这是事先合同上有的条款。让我们少数几个不知情的气愤不已。不领工资谁也不放心后面等他们给打款过来。到时要是不给结账,回到内地后再回来要就太麻烦了。也不可能回湖北老家,和两个聊的来的工友一起商量了下,打算先在这附近转转看看本地风土人情,然后看有没有临时工打下,一直到这边工程款结清。

柳格高速17年通车的是瓜州到敦煌段,我们是从瓜州出发沿线作业,其终点自然是敦煌,敦煌莫高窟非常有名,自然是免不了一看的,我拉了工友一起去,我们初中文化其实对敦煌莫高窟的观赏倒没有那么上心,但是听到这莫高窟的无数好书被低价卖给了外国人,后又被人为破坏感到痛惜。热门旅游城市,吃住行自然不会太便宜。那几天和工友转了下城市工地,想找个临时工做下。却发现本地工地多是当地人把控,语言不通,也不好沟通。就打消了当地找事的念头。

中午一起在餐馆里吃饭,一商量这要是真在这耗一个月,那结的钱还不知道够不够这花费的。可是这本地的工地,也问了,他们都不好说话。是的,做我们这行,没有引荐人介绍,自己找去的,别人也怕,因为民工素质普遍不算高,偷了东西就走的大有人在,他们负责招人的也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