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挞清 > 第134章 第五步兵师

第134章 第五步兵师

韦俊投降,在民军内造成不小的震动。

之前,已有不少太平军投降民军,但多是被太平军胁迫的新兵。

这些新兵不愿为太平军卖命,经常一战即溃。若他们投降民军,民军必择其精壮,将其分散编入各营,以新兵对待这些降兵。

民军对招募新兵非常重视,对军官士兵的考察、晋升、奖惩、退役等自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他们一向宁缺勿滥,贵精不贵多。

发展至今,民军虽然广占皖南、江南,又有工厂、学校等,但总兵力亦不超过八万人。

此次韦俊来投,一下子就是四万人。数字听起来很骇人。民军怎么处理这四万人呢?韦俊会不会拥兵自重呢?民军能够压服这四万太平军吗?

当初周秀英率领四千骑兵投奔民军,陈城令她组建骑兵团,与当时民军各步兵团平起平坐。因为民军急需骑兵,而周秀英又将两千骑兵分配各步兵团,所以受到民军欢迎。

可当陈城想授予韦俊第五师番号时,却受到诸将反对。一来,韦俊并无尺寸之功,却受封师长,与王韬等人平起平坐。二来,韦俊兵马虽多而无用,徒为民军累赘。

但陈城有意厚待韦俊,一则笼络韦俊,二则做给其他的太平军看。若日后天京沦陷,太平军残余可以投降民军,为民军所用。

陈城力排众议,决心接纳韦俊。但他并未立即授予韦俊的部队民军第五师的番号。陈城借口战事仍急,要等石达开撤军后再授予番号。这等于是告诉韦俊,要他先行击退石达开,向民军纳投名状。

韦俊心领神会,立刻决定率军进攻嘉兴。他总算念及同袍之谊,并未向刘官芳、赖文鸿等死硬分子下黑手。

之前,韦俊便有意将刘官芳、赖文鸿这样的死硬派、非嫡系人马安排在前线,刻意打击他们的实力。

经过魔都之败,刘官芳、赖文鸿的力量大为折损。此刻归降民军,韦俊便令刘官芳、赖文鸿进攻嘉兴的太平军石达开部。

刘官芳、赖文鸿自然不肯背叛太平天国,也不能原谅韦俊进退两难的处境。他们不顾兵力单薄,袭击韦俊大营,却被早有防备的韦俊打败。之后,他们只好投奔石达开,与石达开合军一处,准备痛击韦俊。

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韦俊和石达开似乎都无过错。对石达开来说,韦俊无疑是一个叛徒。对于韦俊来说,韦氏一族在太平天国就如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清国更是罪该万死的叛贼。投奔民军乃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

就这样,石达开和韦俊在嘉兴城下展开了较量。

双方力量旗鼓相当。石达开有近三万人,其中两万人是全军精锐,又据守着嘉兴城。韦俊也有近三万人,其中有两万人绝对忠于韦氏。他们以民军为后盾,又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韦俊急于向陈城表现忠诚,亲自督军,连日猛攻嘉兴。可惜嘉兴城内的太平军凭墙固守,韦俊又无重炮,几次进攻都不奏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韦俊几次进攻都不成功,士气低落。石达开见状,便打开城门冲出城外,将韦俊在城外的营垒冲得稀巴烂。

石达开毕竟是翼王,身经百战,虽然敌不过民军的王韬,但打韦俊这种太平军小将还是绰绰有余的。

韦俊撤至嘉善、平湖。他一战败,底下不少将士纷纷离他而去,三万人马转眼间变成了两万。

韦俊无奈,只得向民军求援。一直隐藏在韦俊营中,一向深居简出的刘文秀终于露了面。

他以民军步兵第五师复兴委员的名义,发出数封亲笔信,向松江、海宁、吴江方向的民军求援。

驻守松江的民军为四师乔大疆部,与嘉善近在咫尺。海宁县被民军长江舰队的登陆部队所占,此刻也驻有少量兵力。吴江县已被民军一师王韬部所占领。

四师乔大疆最先得到消息。四师的作战任务是进攻魔都、嘉兴方向的太平军,以韦俊为敌。乔大疆虽然知道陈城与韦俊之间有默契,但并不知道刘文秀已在韦俊营中,且已担任第五师的复兴委员。

惊喜之余,乔大疆亲自点起三千精兵,赶到嘉善城下,会见刘文秀。

一见面,乔大疆便高兴地说:“刘高参,果然是你。这么长时间没见到你,大家都说你在养病。没想到,你竟然跑到了韦俊营中,还做起了复兴委员。恭喜恭喜!”

刘文秀呵呵一笑,说道:“恭喜什么,你不来救我,我还当哪门子的复兴委员。我问你,你带了多少人马?有没有带重炮?”

乔大疆说:“我四师要驻守魔都,听说英法联军要北上,军长命我在在魔都部署防务。此番我来嘉兴走得急,只带了三千兵马。重炮在王韬那里,我们四师可是一门都没有。”

刘文秀捋捋胡子,说:“三千人马足够了,关键是要有重炮。没有重炮,就难以轰塌嘉兴城墙,也就难以攻克嘉兴。”

乔大疆狡黠地一笑,说:“重炮搬运起来麻烦,哪能说运来就运来。除非,装在战舰上,随战舰游弋江海。”

刘文秀眼前一亮,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