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挞清 > 第107章 鲲鹏号战舰入列式

第107章 鲲鹏号战舰入列式

民军水师原本只有一艘大型战舰,即排水量五百吨的“雏鹰号”。这艘战舰是米国商人德崔柏赠送给民军的,使用蒸汽和风帆作为混合动力。

几年来,“雏鹰号”在长江上来往驰骋,屡作奇兵,战功累累。

但“雏鹰号”只有五百吨,虽然足以笑傲清军水师和太平军水师。但和洋人的战船相比,“雏鹰号”还是太小了,太慢了,火力太弱了。

“鲲鹏号”下水,民军水师终于有了自造的大型战舰,摆脱了只有一艘大型战舰的尴尬处境。

“鲲鹏号”比“雏鹰号”先进了不少。

首先,在个头上,“鲲鹏号”排水量两千吨,是“雏鹰号”的四倍。

其次,“鲲鹏号”使用纯蒸汽动力,抛弃了风帆这种操作繁琐、明显落后的动力源。

再次,“鲲鹏号”火力强大,安装有6门36磅后装线膛炮。虽然火炮数很少,但采用旋转装甲炮塔,火炮威力反而比洋人数十门舰炮威力大。

最后,“鲲鹏号”采用了很多先进的造船技术。比如,弃用传统明轮,改用螺旋桨驱动;采用铁甲覆盖船体,提高防护力;使用装甲旋转炮塔,提高火炮射角……

可以说,“鲲鹏号”不仅远比“雏鹰号”先进,也大大领先同时代的外国军舰,堪称当时的“黑科技”。

这样一艘战舰,理应安排更长时间的试航期,全面试验船上的动力、火炮、防护系统。

但陈城等不及,决定带“鲲鹏号”回江阴,把船政学堂的学生带上“鲲鹏号”。这样的话,学生得以上舰实习,造船厂也不耽误试航,一举两得。

此时,陈城一行人搭乘“雏鹰号”和“鲲鹏号”返回江**师基地。

“鲲鹏号”威风凛凛地停泊在黄山码头旁,很快就吸引了船政学堂的师生们。

民军水师的大本营本设在江阴黄山附近一带,这里的地理环境很适合作水师基地。

首先,黄山一带的长江航道深,便于停泊大型船只,本来就有黄田港等民用码头。

其次,便于防御。黄山临扼长江,上面安置有炮台,可以轰击来犯船只。上下游有多条河流汇入长江,必要时,战船可以进入内河躲避。

陈城刚下船,罗大纲、方菱、张航等水师高级将官,以及船政学堂总教习马格南等,纷纷围到码头上,兴奋地望着这艘庞然大物般的战舰。

方菱贪婪地嗅着“鲲鹏号”上新涂的油漆味,开心地像个孩子,说:“军长,我们这艘战舰一定是当今世上最先进的。我看船政学堂的教材里描绘了当今各大国的主力战舰,没有哪艘能比得上咱们的‘鲲鹏号’!”

罗大纲说:“‘鲲鹏号’能为我军战船,必能驰骋海疆。我罗大纲这辈子能登上‘鲲鹏号’这样的巨舰,死亦无憾!”

马格南也咧嘴笑道:“这两年,各国海军造舰技术突飞猛进。我妄称船政学堂的总教习,面对如此先进的战舰,竟有黔驴技穷之感。这一次,我也要做一回学生,好好琢磨琢磨这‘鲲鹏号’上的新技术。”

马格南年近四十,精力充沛,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1856年来到魔都,在德崔柏的船队里担任船长。

马格南没有成家,利用业余空闲时间学会了汉语。在德崔柏的影响下,他也喜欢上了华夏文化。

陈城安慰马格南道:“马先生太谦虚了。华夏有句老话,万变不离其宗。别管这战船怎么变化,可这驾船的技术、海战的战术还是不变的。马先生专业素养过硬,又有实战经验,驾驭这‘鲲鹏号’不过是小菜一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