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挞清 > 第69章 分兵

第69章 分兵

湘军战败,太平军声势复振,短短半个月又啸聚十数万人。

陈城清楚,这些新附的部队多是天地会众、捻子、土匪。人数虽然多,却并不能打仗。要他们虚张声势尚可,真要驱使他们打仗可就不行了。

太平军打仗,最倚靠靠的还是两广老兄弟,人数大约有六万人。其中,北伐军带去两万人,基本全军覆没。留守天京、镇江,又留下两万人。剩下两万人,散布在皖、赣、湘、鄂等西征战场上。

石达开主持西征大局,手上的纸上兵力虽多,真正能打仗的却寥寥无几。

譬如他在安庆组织造船厂,虽能造船,却买不到洋炮,也造不了洋炮。虽然抓来很多纤夫、水手译作水兵,却并无训练水师的人才。

以翼王的能量,也不能统揽全局,调动天国资源加强水师力量的建设。

翼王虽在湖口打了胜仗,其实乃是巧胜,并未彻底打垮湘军。

湘军陆师塔齐布部仍围攻九江不放,即便水师接连战败,他也决不退兵。太平军接连攻击塔齐部的湘军,均被塔齐布击退。置身敌人重围而不为所动,塔齐布堪称神勇。

倒是湘军水师损失较为严重。

先是在湖口之战中,石达开阻塞鄱阳湖口,将湘军水师分隔为外江水师和内湖水师。

后来,火军乔大疆部奇袭姑塘,再次重创湘军内湖水师。

水师不可倚恃,曾国藩便跟着陆军南下,龟缩进南昌城。

对于太平军来说,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在下一步的进兵方略上,众将却各有主张,翼王难以约束。

罗大纲驻扎小池口,与湘军频频接敌,知道湘军的厉害。他主张先集中兵力围攻尚在九江城外的塔齐布部,先消灭塔齐布,打通通向南昌的道路。然后再挥师南下,攻击南昌的曾国藩,把湘军彻底赶出江西。

若能夺下江西,再兵分三路,一路从江西沿陆路进攻湖南,一路从江北,联合安徽的太平军,进攻湖北。中间一路为水师,随时接应南北路军。

不得不说,这很有战略眼光。但秦日纲和陈玉成不同意。

秦日纲是天王的嫡系,与北王韦昌辉交好。他去年在田家镇失守,被杨秀清骂得狗血喷头,此刻正急于进攻湖北,收复武昌。

陈玉成也知道湘军的厉害,主张先打败江北一带的绿营,占据武昌,以湖北的财力养兵,练成一支劲旅,然后再和湘军决战。

他们还在争执不休时,湘军居然发动反攻了。2月15日,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等集合重兵进攻小池口。

湘军水师累败,陆师居然还能主动反攻,可见湘军陆师实力还在。

但湘军军心士气已沮。小池口有火军,有罗大纲的太平军。黄梅的秦日纲、陈玉成也随时能够支援。

湘军陆师很快败绩。塔齐布亲自断后。战至最紧急时,塔齐布落单,战马的马尾被太平军士卒牵住。塔齐布砍断马尾,才侥幸逃得一命。

此一战,太平军兵力五倍于敌,仍旧不能歼敌,只能凭借人多的优势击溃湘军。

陈城甚是失望,罗大纲也无可奈何。

没多久,一场大风袭来,湘军外江水师的战船损失惨重。其中,二十二艘战船沉没,二十一艘损坏严重。

湘军水师是曾国藩的嫡系,也最为曾国藩重视。经过湖口之战,水师几乎解体。

经过大风的摧残,湘军水师再无战斗力。

太平军的战船相对较小,受风灾的影响小,却也被大风吹得七零八落,无力再组织进攻。

曾国藩命彭玉麟率领残余战船直上武昌上游的沔阳,在沔阳停船休整,重新招募水兵。

内江水师的萧捷三自姑塘被袭,也沿着鄱阳湖南下,一直驶至南昌,依托南昌休整。

秦日纲、陈玉成见水师不可用,便自黄梅西进,轻取武穴,兵锋直指田家镇、蕲州。湖广总督杨霈不敌,绿营大溃。

秦日纲见状,更受鼓舞,急于雪耻,便率领麾下太平军急切西进,希望夺下武昌,弥补之前的失误。

这日,陈城正在营中,罗大纲忽然来访。陈城见他面露忧戚,连忙问他缘故。

罗大纲叹口气道:“秦日纲、陈玉成不打招呼,带军向蕲水、黄州进发了!九江尚有塔齐布部虎视眈眈,众将贪功,跑到湖北夺城,有什么用呢!”

陈城冷笑道:“前些天湘军陆师主动过来挑战,我们这么多人,却打不过湘军。只有我们火军和大哥的部队冲在前面,秦日纲等人都是只吆喝,不死战。”

罗大纲也叹口气道:“秦日纲有天王跟他撑腰,自然不会把翼王放在眼里。他进军湖北,美其名曰围魏救赵,说要把江西的湘军引向湖北,减轻九江的压力。实际上,秦日纲还是想避开湘军锋芒,捏绿营这颗软柿子,趁机占领武昌,将功补过。”

陈城看着罗大纲,忍不住为他惋惜。罗大纲甚有才略,早期以西王萧朝贵为靠山。萧朝贵一死,罗大纲在派系林立的太平军中甚是孤立,有志难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