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挞清 > 第36章 助守武昌

第36章 助守武昌

火军一口气退到武昌南郊中和门附近,受阻于太平军,被迫停下休整。

金口已失,湘军可以朝发夕至,武昌只剩汉阳、汉口可资屏障。

杨秀清对迅速崛起的湘军仍不重视,以石凤魁作武昌主帅,以黄再兴辅之。这石凤魁刚愎自用,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

黄再兴出身于书吏,一直负责掌管天王诏书,对于军事也一窍不通。他时任地官副丞相,西征前在翼王殿里理事。

武昌城防坚固,若石凤魁用好手下重兵,坚决据城防守,湘军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武昌。

陈城将火军屯兵在保和门外五里处,撒出斥候,寻找二团和水营。另派三队人马,一队往武昌请领弹药粮草,一队下乡募兵,一队往西收集溃卒。第三队全是轻骑,陈城估计王韬的二团还在金口,故派这支轻骑前往接应。

先说这第一队人马,由李想带队,试图从保安门进城。石凤魁甚是傲慢,原本拒绝接见火军。但得知火军团长李想亲自拜见,他又难免沾沾自喜,误以为自己之前故意拖延粮草的计策奏效。他觉得火军已经怕了他,自己已在火军中树立了威望。

李想进城晋见石凤魁,给石凤魁摸了把血滴子,石凤魁十分高兴。李想趁机提出火军粮弹已尽,请求石凤魁供应。

那石凤魁搂了搂胡子,故作深沉不语,然后看似为难地说道:“前面火军助守城陵矶,屡次催促我供应粮草。不是兄弟不愿供应粮草,实在是因为武昌也没粮呀。兄弟已经竭尽所能,从自家口粮中挤出粮草运至城陵矶。没想到,大名鼎鼎的火军也敌不过湘军,从湖南败退了回来。”

石凤魁有错在先,却反而指责火军从湖南败退。火军有求于石凤魁,李想只好说:“火军初次出师,当然不能和百战百胜的太平军相比。国宗兄坐镇武昌,手下兵精粮足,定能打得湘军屁滚尿流。”

听过李想的马屁,石凤魁十分得意。

石凤魁哈哈大笑,说道:“我刚筹得三万新兵,又下乡搜购了数万石粮食。加上高墙、火炮,武昌固若金汤,就凭湘军那点人马,我定让曾妖头有来无回。”

李想连忙恭维道:“那是那是。我从城外进城,一路上太平军士气旺盛,甲胄鲜明。国宗兄得此精兵,定能在武昌再立新功。什么韦俊、石祥贞、韦以德,这些普通国宗哪能和石大人相提并论!”

石凤魁笑开了怀,说:“李团长高见!东王一向倚仗韦俊、石祥贞,天京一有事就把他们调回去,以为打大战非他们不可。这次我守武昌,一定要给东王看看,我石凤魁也是一员骁将,决不在韦俊之下。”

石凤魁说得高兴,对旁边的黄再兴说:“黄副丞相,你立马分发一千石粮食、两百桶火药给火军。”

那黄再兴不敢应答,但愁眉紧锁,面露难色。石凤魁十分不满,说:“副丞相,你就听我的吧,我自有主张。”

黄再兴只好点头应允。

石凤魁走到李想面前,李想连忙从座位上站起。石凤魁拉住李想的手,说:“曾妖头来势汹汹,故秋官又正丞相曾天养就死于湘军之手。火军有血滴子,若能帮我守城,我一定感激不尽,必亲笔向天王请功。”

李想心里暗笑,你这个草包,大字不识几个,还能指望你亲笔写文书?

他嘴上却说:“国宗兄的好意,我先心领了。至于能否帮助国宗兄守城,还得等我禀告师长,待师长定夺。”

李想无机变之才,不知道是否应该答应石凤魁。

石凤魁误以为李想在委婉地拒绝他,急忙说:“李团长,请你一定转告陈师长,请他务必以大局为重。火军只需在城头上配属几杆血滴子,哪个清妖头敢靠近武昌城,就用这血滴子取下他的狗头。清妖头一死,其他人必将不战自溃。”

石凤魁打的好主意。

李想觉得有戏,连忙问道:“国宗兄的意思是,让火军进入武昌城助守?”

石凤魁得意地说:“李团长高见,我正有这种打算。不仅让火军进城,我还要将其他太平军兵马全部召进城中。武昌城大,里面足以驻守十万兵马。我以城墙为屏障,将各路人马分驻全城,再辅之以火军的血滴子,武昌城必将牢不可破。”

李想知道,太平军守城讲究内外配合,往往派出大量兵力占据城外要点。这石凤魁计划将全部兵马撤入城内,岂不是自废武功?

他很想直言劝谏石凤魁,但他很快就变了主意。石凤魁前期故意不供应粮草,导致火军从城陵矶溃败。现在石凤魁在武昌城瞎指挥,李想乐见其败。

李想说:“进城助守的事,李想不敢擅权,还是等我回去,让师长定夺吧。事不宜迟,李某这就回去请示师长。”

对于是否援助石凤魁,火军这边意见不一。

黄宇断定石凤魁守不住武昌。现在湘军势头正大,假如火军助守武昌,难免不会重蹈覆辙,重演城陵矶之败。

他建议火军按兵不动,坐看湘军与太平军火并。据下乡征粮的将士讲,目前农村一片混乱,土寇、会党当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