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挞清 > 第24章 停船老洲

第24章 停船老洲

第二天,陈城和德崔柏醒来时已是上午。昨晚在北固山喝了不少酒,只记得罗大纲将他们送至江边。至于怎么上的船,他们可是一点也记不起来了。

十点左右,商船路过天京。长江上的船只明显增多,有的粮船吃水很深,正载着太平军的战利品返回天京;有的战船穿梭于江南江北,把天京的文书一刻不停地往外传递。

走到金川门时,正在巡逻的太平军水师注意到他们的商船,朝商船挥旗示意。说是战船,其实都是由长江上的民船改装而成,吃水浅,抗风浪差,船上只有几门铜铸的大铁铳,十来个水兵。

有艘战船壮着胆子靠近,船上的小将拼命挥旗。陈城一行人读不懂太平军的旗语。德崔柏不愿理会这些虾兵蟹将,下令开足**向前。

商船速度加快,从烟囱处冒出浓烈的煤烟。这两艘商船采用明轮驱动,开足**时搅得江水哗哗作响,激起的浪花打得太平军的战船上下左右摇摆。

几个虾兵蟹将在战船上站立不稳,一不小心跌入了江中。其他的战船见状纷纷躲得远远的。洋人哈哈大笑,陈城也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太平军的水师与洋人的蒸汽帆船相比实现过于弱小,而陈城军的水师依靠疍民草创,连太平军水师都不如。

落后就要挨打,在这弱肉强食的十九世纪,只有加强军备方能笑傲于世。

下午到达铜陵老洲乡,这里也是火军水营基地,驻有水兵五百人。

火军水营营长名叫张航,铜陵大通镇人,原在安庆至芜湖一带跑船运,在疍民中的威信很高。

水营复兴委员叫马进,原是王韬班里的副班长,山东人,家里长期在京杭大运河上跑航运,水性很好。

水营归直属团荷田统领,但荷田平时很忙,平时基本上任其自我管理。大体上,张航负责训练、管理等日常业务,最终决断权在委员马进手里。

蒸汽帆船停锚,陈城和德崔柏等人坐小艇下船。张航和马进早已得信,站在码头处迎接我们。

陈城军水营初创不久,营地位于老洲乡南郊,离长江江岸只有五百多米。这老洲乡本是长江中心的一块沙洲,把长江分为南北两条航道。

北航道是主航道,水深江宽,长江走向平直,船只多走这里。南航道江面不如北航道宽,但深度也足以通航大型船舶。为了隐蔽,同时方便铜陵方面联系,水营营地选在老洲乡南郊。

张航和马进邀请他们进水营参观。站在水营营门外,只见衣服晾得到处都是,几个小摊贩隔着栅栏向水兵兜售坚果。更有甚者,几个举止轻佻的年轻女性挑着蔬菜进入水营,边走路边和里面的水兵打情骂俏。

看样子,这几个女的都是疍民,和里面的水兵相熟。就算疍民男女之防观念弱,也不该在水营里如此肆无忌惮吧。

眼见水营纪律不严,陈城已面露不悦,刺激他们道:“水营就不看了。一则我们的战船和洋船相比差距太大,二则水兵纪律不严,着装不整。那艘稍小的商船将留在老洲水营,请你们抓紧时间操练。待操练好了,能驾驭这艘蒸汽帆船后,再整顿好军纪,我再带黄宇、荷田一同检阅水营。”

马张二人先是惭愧,后是欣喜。惭愧的是自己整军不严,有失火军威名;欣喜的是,水营中从此有了五百吨的大家伙,足以睥睨湘军、太平军水师。

既然到了老洲,自然要请德崔柏上岸参观。火军的水营战船都是由民船改装而来,当然入不了德崔柏的法眼。但农村经过分田到户,农民的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一定能给德崔柏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陈城便带德崔柏到老洲乡农村参观,张航和马进做向导。正是插秧时节,农田里一副农忙景象。由于分田到户,田是自己的,收获的粮食也是自己的,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很高。

如果缺少耕牛,生产互助组会发挥互助作用,解决畜力、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妇女走上田间地头,放开缠足,和男人一样参与农活,地位得到很大提升,令德崔柏印象深刻。

沿着老洲乡从北到东,走到东郊一片整齐的稻田处。这里的土地容易受到江水的侵蚀,江水暴涨时更是会淹没土地,所以一直无人问津,是块荒地。

胥民加入水营后,张航和马进请示过荷田,把一部分疍民安置在这里,修筑堤坝,开垦土地。他们又从流民中寻找种植能手,种树施肥,硬是在这块荒地上种起了水稻。

看到他们路过,有个胆大的疍民拦住了陈城,跪在陈城面前。陈城不知是何缘故,张航慌忙把他扶起。

张航说:“老人家,咱们早就明令禁止下跪了。您有事找村公所反映吧。陈大人正忙着呢。”

陈城摆手说道:“不要紧。老人家,您有什么难事?”

那个皮肤黝黑的年老疍民说:“陈师长,小的心中一直有个疑惑。我家新添了个孙子,要多一张嘴吃饭,可这田还是固定的。既然人多了,您看能不能给我家多分一份田呢?”

这可是个老大难的题目。陈城含糊地说:“老人家,眼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