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两个月后穿越,开局揭露衣带诏 > 第75章 四世三公

第75章 四世三公

袁绍将沮授赶回邺城,就是让他负责追杀田丰。

如果不带回田丰的人头,那么沮授这辈子都不要想好过。

可谁知道沮授就算现在已经到了邺城,可他的心思还是在官渡这边。

听说官渡出现了问题,沮授立刻就给来了书信。

袁绍打开书信一看,这一下又受到了刺激。

原来在沮授的书信之中,他是重点提醒了一下袁绍。

无论如何,一定要将乌巢保护好。

乌巢可是袁绍这次出征最为关键的地方。

别看袁绍这边兵力众多,可若是失去了粮草,再加上久站无功,肯定会士气大减。

到时候曹操派出部队反攻,那么袁绍一定会大败而归。

因为这次袁绍将沮授赶回了邺城,所以沮授的语气也变得十分直白。

对于袁绍这个主公,沮授可是十分纠结的。

袁绍再怎么说,也算是末汉王朝之中的王公贵族。

袁绍所在的袁家,在汉朝有着四世三公的说法。

四世三公,就是四代人,在汉朝都能做到三公的位置。

而三公,则是类似于丞相这种高官。

属于整个汉朝最为核心的权利机关。

由此可见,袁绍的出身有多么尊贵。

可是现在的袁绍,却成了一个彻彻底底失败的人。

袁绍后悔不已,本来他应该在得知乌巢的事情之后,第一时间就应该赶快派人跟曹操决一死战的。

毕竟从官渡赶回乌巢,恐怕乌巢那里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这个计策还是沮授离开之前就跟他提过的。

可是因为沮授跟田丰关系很好。

袁绍根本没有在意沮授的话。

在加上沮授田丰二人一直就不受袁绍的重视,自然不会听进去。

这下彻底失败之后,对袁绍的打击可想而知有多大。

袁绍这一众几千人,仓皇逃跑,很快就来到了太行山下。

此时的太行山,已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原来这山上只有几个小村庄而已。

可是现在却是盖起了许多的瓦房。

这全部都是曹子建所设计的房子。

利用红土的粘性,所建造出来的简易便屋。

而且这个屋子建造起来十分简单,只用一两周的时间,就能造出一间能够容纳十几人的军屋。

在曹子建的安排,这些屋子一间间的建好。

然后曹子建现在手底下的士兵,全部都住了进去。

乌巢那里的士兵一共投降了五千人。

再加上原来所收服的士兵,曹子建这里的人数一下子达到了万人。

虽然人数变多了,可是曹子建的压力一下子也变得很大。

无奈之下,曹子建只好将这些人全部都安排到了太行山上。

只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在太行山附近,还安排了大约一千人的探子。

这些探子探知着太行山下的情况,一有什么异常情况,就立刻赶回曹子建这边汇报。

曹子建现在忙的是不可开交。

这么多人,想要全部都安排妥当,简直是在为难他。

好在虽然关羽也并不是十分熟练,但是田丰却是个中高手。

在田丰的帮助下,曹子建将这些人的编制都全部打乱,将自己原来的三千多人,都混入了其中。

让这三千人监视着投降的士兵,自然也不用担心什么。

等到曹子建对这些降卒问清楚时候,就明白田丰跟他的安排有些多此一举了。

这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曹子建这边伙食好啊。

本来他们这些降卒,在军中都是属于地位低下的人。

就算加入到了曹子建的手下,每日的伙食还有待遇,恐怕都会减少到最低。

可曹子建根本不在乎这个,每日都是跟自己原来的三千士兵一样的伙食。

所以看到这一幕,这些降卒如何能够不感动呢?

虽然这样的话,一天的功夫,曹子建这边就要消耗将近百石粮食。

但是加上曹子建这边原来准备的,曹子建手头有着将近八千石粮食。

就算一天消耗一百,也能够坚持三个月之久。

曹子建可根本不在乎这些粮食,现在水稻已经培育成功。

只要用这些粮食,每年足足能够收成三季。

每季都是原来的一倍半。

这样的话,只要这粮食源源不断的种下去,那么曹子建这边永远不会缺少军粮。

曹子建这边缺少的,永远只不过是人口罢了。

为了让这些水稻能够尽快生长好。

曹子建可是将这些士兵都派去做了农耕。

曹子建花了整整半月,才将太行山上的事情都安排好。

正当曹子建想要安心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