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铁血大宋:从刑场被砍头开始 > 第十章 耳衣手套,初露锋芒

第十章 耳衣手套,初露锋芒

蔡鞗莫名其妙的闹腾,茂德帝姬意味深长的叮嘱,让郭京感受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东京汴梁的水比想象的要深,北宋亡国的原因,靖康之耻真实的北宋朝堂,可能比历史书上要复杂很多。

原以为穿越者会有未卜先知的优势,也正是因此,自己才信心十足,相当有底气,甚至还有几分狂妄的倨傲。

但此时此刻,郭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穿越者的优势仅仅在于知晓结果,对于过程,尤其是隐藏其中的来龙去脉不得而知。

旁观者视角,结果很重要。

但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才发现过程远比想象的更为重要。

改变结果,需要从改变过程开始。

史书上记载的郭京纯粹是一个神棍,一个跳梁小丑,宋钦宗赵桓重用郭京还被看作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

然而真相,也许不是这么简单。

至少换成自己的时候,绝非如此。

手握八千人的武装,还拥有皇帝的支持和巨大声望,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已然有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郭京敏锐地意识到,不经意间,自己已经站在风口浪尖,可能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毕竟重生第一日,在刑场上,情急之下自己说出了那句:东京破、阶下囚、为奴婢,大宋亡。

肯定有人不爱听,很可能深深刺痛了某些人。

果不其然,自打蔡鞗这么一闹之后,很快便有风波起来。

朝堂上出现一种论调,六甲神兵既然已经组建成功,战事如此吃紧,应该拉到战场上溜溜。

孙傅再次到来,催促前行,表示这也是官家的意思。

赵桓,终于坐不住了。

意料之中,郭京这次没有犹豫,打了点折扣答应了。宣称新兵招募时间太短,训练不足,所以只调动了两千人马,前往熟悉的老地方——宣化门。

“相公放心,两千人足以小试锋芒。”

孙傅想了想,一来一段城墙摆不下八千人马,再者说……万一不小心全军覆没了,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大事。

两千人……保守一点,无伤大雅。

等着两千人出现在宣化门时,其他的宋军将士发现,这些所谓的六甲神兵,新兵蛋子有点不同,尤其是头和手。

有细心的兵卒留意到,六甲神兵的头盔之下,耳朵上都带了“耳衣”。

物如其名,所谓耳衣就是后世的护耳神器,不过不同于达官贵人们用的狐皮材质,将士们用的是麻布加棉花。

后世棉花十分常见,尤其是元明之后,棉被棉布棉衣是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但在更早的汉唐,老百姓只能穿着粗制的麻布衣服,冬日取暖除了皮裘,也就是丝绵了。

但这些也仅限于达官显贵,富裕商贾,普通百姓能有芦花充实衣被,勉强取暖已经不错了。不过到了北宋,棉花已经传入中原,在贵族阶层已经比较流行。

当然了,对于广大百姓而言,这依然是奢侈品。

自打进了太师府,发现棉被之后,郭京如获至宝,立即命人在城中高价收购棉被、棉花。然后找来一群擅长女红的妇人,拆了棉被,开始缝制耳衣与手套。

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已经是处在一个小冰河期,冬季气温很低。又值十一月的寒冬时节,简直是滴水成冰,兵卒在城墙上作战,手动的瑟瑟发抖,握住兵器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城墙高耸,呼啸的北风夹杂着雪花吹来,是可以把人耳朵直接冻掉的。之前郭京便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立即不惜成本来解决,几天下来也只完成了一部分,够两三千人使用。

这也是为何,郭京坚持只调派两千人出战的原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场上更得如此。战争从来都不止是战略、战术、以及战斗的比拼,同样也关乎后勤装备,以及背后的综合支持。

耳衣与手套戴上,身体最脆弱的两个位置先保护起来,战斗力便已经先天高了几分。

遗憾的是没有更多的棉花,否则给每位将士搞一套棉衣棉裤,那将彻底无惧寒冷,无所畏惧。

饶是如此,六甲神兵已经成为城墙上精神最为抖擞的一支劲旅,在战火中迎来了第一次洗礼。

郭京练兵的这几天,金军没有闲着,除了攻城之外,也在拼命清扫攻城障碍,比如填护城河。

大量的石块和土坯,夹杂着树枝、木板被扔进了护城河里,有的段落已经几乎填平,加之冬日河水结冰,金军几乎已经是如履平地。

投石车、攻城车不断向城墙和城门发起进攻,凹陷与破损越来越多,好在有郭京提出的方法,用泥巴补上然后洒水,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添加干草、甚至是马粪,再浇水,凝结之后相当坚固,一次次勉强抵御了金军疯狂的进攻。

宋军的防御被辛苦,也很被动。

一连数日下来,防御最有效的石头竟也用的所剩无几,对金军的杀伤力大大减弱,金军因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