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嫁给他后,发现夫君是个白切黑 > 第01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第01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肃静。”随着一位管事之人高喊,吵闹的人群总算安静下来。

“诸位,今日恰逢踏春盛会,才子佳人汇聚此地,当是天时地利之合。我‘鸳鸯谱’秉承月老宗旨,又承蒙京城各方认可,特在此地设此试比,量一量众公子的才学,也为众小姐们寻找心仪的夫婿,提供一个交流之所。”

话音未落,台下就有人问道:“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是我们自己能做主的。”

“这位公子说的不错,所以我‘鸳鸯谱’便是媒妁,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今陛下便是我等父母。陛下一向推崇婚姻自由,我等自然遵从父母之命。”

那管事之人高声回道,像是在借此打消院中众人的疑虑,同时也更让人相信,鸳鸯谱的确有官方背景。

只是,承安帝的新政并不是任何人都买账,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那我要纳娼馆女子为妾,你们鸳鸯谱能保这媒吗?”人群中又有人提问道。

“那女子可愿意?你家中妻子可愿意?”管事寻音反问道。

“我肯花银子为她赎身,她怎会不愿意,至于家中妻子,她当然该听我的。”那人回道。

“那就是未了解她们自己的想法了,恕鸳鸯谱不会保这桩媒。好了,试比即将开始,请诸位公子按号入座。”那管事似是不愿再和他讨论,于是又提高嗓门喊道。

待众公子落座,一直未出声的东阁正中格子间传出话来。

“今日小女子受鸳鸯谱相邀,做这试比执正,还请各位才俊不吝其才,彰一彰我大夏的文士风流。今日之题已在各位的桌案之上,还请认真作答,不枉才俊之名。”

“果然是她。”围观人群中一个声音自忖道。

此女子正是李杳音。

白贯生也没能得到参与这第二关的信物,所以也只好呆在人群中,看些热闹。

“这是什么题?让人如何作答?”

“太平时期,我等文人平日吟些诗文也就罢了,如何家能干预国事?”

“只管作答,莫要喧哗。”

管事听见议论,回头望了望那东格子间,敲桌子道。

南格子间的小姐中也有议论的,本来是为她们选合眼的夫婿。又不是真的科考,搞这一套作甚。

“时间到,请诸位停笔。”管事扬了扬手中的沙漏,对众人喊道。

众人听闻长吁一口气,纷纷搁笔交卷。

副执将卷子整理好后,全部收拢转身走进东阁正中的那间格子间。

众人也都离座交耳,找熟知好友闲谈起来。其中也有甩袖而去的,似乎脸上还带着些许不岔。而留下来的,也以本届考生居多。

过了许久,那管事才从格子间出来,扬声道:“自古文无第一,品评其文不过看谁更押题。但此次考得并非是题目本身,却是考量诸位对我朝新政的看法,所以可评。”

接着从那格子间又走出一女子,温言接口道:“我手中有三份卷子可评甲等,却还有一份卷子,小女子无法品评。还请那位公子给我解答一二。”

“是如何的卷子?”有人好奇问道。

“白纸一张,空无一字。却有一个端端正正的落款。”

李杳音也有些好笑,交了白卷还堂堂正正的署了名字,这是何意?

只见一削瘦冷面公子越众而出,“在下吴琐洧,今日论国政,在下只得交上白纸一张。国政之事,重在实践,纸上谈兵,便如同儿戏。况我辈终不是朝堂之臣,枉谈国事,恐有逾矩之嫌。”

“兄台此言差矣,我等虽不是朝堂之臣,却是大夏子民,国事可作家事。况且圣主在朝,自有决断,为臣者不过是出谋划策,为圣主新政尽一份绵帛之力。”

说话的正是那书生,他名唤唐冠冕,看得出来,他对承安帝的新政十分拥护。

李杳音听完向他微微点头。

“这是兄台的想法,与在下无关。”

吴琐洧说完又隐于人群,不再受人关注。

倒是众考生被唐冠冕一通慷慨激昂的说辞,点燃了心中热血,纷纷鼓起掌来。

同时各格子间的小姐们也和丫鬟议论起来唐冠冕,但谈论的重点似乎更多的是放在了他的长相上。

玉树之姿,这才是惹众小姐心动之处。

秋子浅听完却不禁嘲笑道:“迂腐。”

大夏皇宫,偏殿。

承安帝与吏部侍郎王叔孙正在议事。

有内宫太监来报,将在踏春盛会发生的事情用专用折子呈上。

承安帝看罢未发一言,将折子转手递给了王叔孙,示意他也看看。

王叔孙连忙双手接过,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爱卿如何看待这二人。”

承安帝摒退了送报的内宫太监,向王叔孙询问道。

“陛下,臣以为可用。”

王叔孙躬身行礼,将折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