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被发卖后,我开面馆逆袭成富婆 > 第91章 林氏族规

第91章 林氏族规

这会儿杏儿问了这个,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昨日自己衙门里的兄弟还在说呢!

原来是林松衙门一个兄弟家,一家子都住在县里,家中娘和媳妇儿偶尔帮着附近的人家做些刺绣,还有个儿子在读私塾,往常他每月的俸银将将够维持生计,寻常攒不下多少银钱。

他老娘近来又患病,家中出力的人少了一个,且看病拿药都要花销,他媳妇就想着出去找些活计贴补家用。

因此他便跟衙门的兄弟打听可有招帮工的,最好是不那么忙的,也方便回家照顾家里人,便是工钱低些也成。

林松之前一听他说就觉得挺适合的,不过林松也有私心,只是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明说……

这事儿还得从之前谢杏儿说要做斑鸠豆腐这事说起。

那时林松本来暗中寻摸着,家中老娘和大嫂还算有空,便想麻烦她们帮忙摘些送来。

只是后来杏儿说不急,这事也就缓下来了。

后来谢杏儿提过一次想寻帮工,林松就想到了自家大嫂。

说起来林松自己当初就是八岁那年,被老爹给送到镇上的私塾读书的。

如今大哥家的两个侄儿一个五岁,一个八岁,大些的正是该送去读书的年纪,小的那个也没两年也到时候了。

但自家事自家知,如今的林家在村中虽属中上,却也是近些年林松出去行走了才有的成绩。

便是林家如今在村里那套青砖大瓦房的宅院,大部分都是林松攒下的银钱才修建起来的。

虽说大哥大嫂也算勤快人,大哥继承了爷爷和爹的手艺,闲暇时也常跟着做活。

至于大嫂么,也是会私底下绣些帕子什么的做了送到县城的绣坊。

可即便如此,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也是不一定够的。

当初林松和大哥是在林爷爷和林老爹的坚持下,到八岁就送去读书识字了。

家中规定的是读两年的书,若是能继续往下读,家里就再供多几年,若是到十岁了,还没读出个什么名堂,那就回家跟着学些杂活手艺,等再大些了就跟着下田种地。

林大哥是按照家中安排的读了两年,到十岁了觉得读书无趣,自己就不愿意再读了。

至于林松,他在读书一道倒有几分机灵劲儿,只是自从他跟着学了些拳脚功夫,就觉得习武才是正道……

最后在家中长辈轮番的“问候”下还是死心不改,宁愿每日偷着去后山脚下学些乱七八糟的功夫,也不愿意去私塾读书。

原本林家爷爷和林阿爹见他有几分机灵,都卯足了劲儿想努力供他读书,也不说一定要他当官,哪怕只是考中秀才也是光宗耀祖的事儿了。

这也是林氏规定每个男丁都要送去识字的原因,林氏一族祖上也是发达过的,这条家规也算是那时遗留下来的。

且这条族规,原先在林爷爷那一辈时,凡林氏一族的子孙,只要不是家境特别贫寒的,都会努力试上一试。

只求能发掘出如当初林氏老祖一样有天赋的后人,若真有,族中都会安排举族供养,以求成器后反哺氏族。

他们还想着能再出一个带领林家走向繁荣的人物呢!

不过很可惜,到如今也还未出现能带给大家这番“希望”的后人……

且那都是原来了,随着一代人一代人的更迭,到还坚守族规家规的人已经少了许多了。

如今大部分人家更愿意让家中孩子早早学会犁田耕地,才好帮家里减轻负担。

不过林家至今都还坚守这条族规,虽不至于逼迫孩子走读书一道,如林松自己不愿读书,他有自己的想法,家中长辈虽不赞同,最后也惋惜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但若有有天赋又肯努力的,自然也会全心培养,且读书也不一定要挣个多好的前程来,便只为了识字写字也是使得的。

林松觉得自家家两个侄儿都挺聪明的,未尝不是那个有天赋的人?

可如今自己合伙的生意没了,每月也不能继续往家中拿大部分的银钱,虽说之前挣的钱林阿娘肯定攒着的。

但林松觉得自家如今还有两代长辈呢,多得是需要花钱的地方!

那些钱并不算多,万一家中谁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些钱就派上用场了。

因此虽想着该送家中侄儿去读书识字,却不大赞同用存银的。

便想着若是大哥大嫂若能多个赚钱的门路,家中行事也会方便许多。

这会见杏儿问了,林松虽有几分忐忑,但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先说了县衙兄弟家媳妇,再停了一下,才说起自家大嫂也算是合适的人选。

谢杏儿一开始听他说他大嫂还觉得略有些惊讶,后面听了他的解释才了然了几分。

于是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且说句难听的,虽说你之前同我讲过你家中的规矩是婚期上交三分之二的银钱进项,婚后只要上交一半……可我这情况特殊,若按照这法子,大抵是不可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