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银河系教父 > 第180章 罗布泊变绿和沙尘暴再袭

第180章 罗布泊变绿和沙尘暴再袭

帖子后面的评论留言:“可惜了那么多虾黄,都从伤口处流出来了!”

杜妮妮回复:剩下的虾黄蒸了,我吃了一碗,真香!

“为什么让我深夜刷到这篇文章,看饿了,可我只有方便面。”

“不仅深夜放毒,还秀恩爱,字里行间使得单身狗的我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伤害。”

“妮妮胆儿真大,别人在逃跑,你不仅在拍照,照得还挺全。”

杜妮妮回复:不知者无畏,人家是北方人,只知道虾好吃,不知道虾长太大了也有危险嘛。

“潜龙号是余教授亲自设计、指挥建造的,是军用的,不是单纯的科考潜艇,所以它的威力你去尽情想象吧。”杜妮妮回复:原来是这样,我说潜龙号一发鱼枪就能解决大龙虾呢!感谢余教授间接救了我们!

这件事情持续发酵,更激发了人们去木卫二旅游的热情。

在国人眼里,只要是能吃而且美味的,就一点也不可怕,从回帖最多的内容是讨论虾肉的一千种做法,就可以看出来国人吃货本色。

只有少部分人关心安全问题,大部分人都关心这种大龙虾数量多不多,够不够抓,在研究怎么抓、怎么吃。

现在木卫二上的渔业资源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新汉国共批准了十家渔业公司在木卫二进行冰洞捕渔作业。

华科院的科研组驾驶着潜龙号以100万元每个冰洞的价格,为这些渔业公司分别钻探出双S型下潜冰洞,保证了冰洞的安全性。

在国内市场上,来自木卫二的海鲜不能说是比比皆是吧,但也不再是凤毛麟角,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楼兰新城有一个冷库专门存放来自木卫二的海鲜,这些都是刘忙去木卫二拉冰块时,顺路从华科院的科考队那里顺来的。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罗布泊上矗立着一座座冰山,经过了夏、秋两季都没有融化完。

有了大量的、源源不断的冰块融化为淡水,罗布泊绿波计划实行得很顺利,在其地下水得到了足够的补充后,逐渐形成一个个小水泊,再慢慢扩大连成一片,成为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的浅湖。

来自雅鲁藏布江的水,经过十年的蜿蜒流淌,现在已经延伸出五百多公里远,出了新城范围后,两侧都种上了宽二十余米的树木,河道较浅处已经自发长出茂密的芦苇。

大自然的恢复能力是强大的,在罗布泊一些水深较浅的地方已经出现丛丛芦苇、一些杂树,沿着湖边不断有杂草开始冒头。

楼兰新城多了一个旅游项目,参观罗布泊成山般堆积的冰块。有兴致的游客可以一展身手,自己动手,满足一下自己的冰雕梦想。

又一个春天到来,沉寂百载的罗布泊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到了四、五月份,堆放在罗布泊冰山再次开始快速消融,时隔近一个世纪后,整个罗布泊,终于不负名字中的“泊”字,再次碧波溋溋,重现当年碧海接天的盛景。

罗布泊水域面积现在已经超过了有文字记载的1.66万平方公里最大水域面积,但还没有到达历史上的2.6万平方公里最大面积。目前最深处有十多米深,大多数地方都比较浅,水深只有一米左右。

如果罗布泊水域面积达到历史最大面积,最深处将有20米。

罗布泊的天空中不时有楼兰新城的飞行器飞过,扔下一些冰块后又扬长而去,这是执行罗布泊绿波计划的运冰飞行器。来自木卫二的冰块,很好地补充了罗布泊蒸发的水量。

刘忙在给罗布泊补充因蒸发而失去的水的同时,已经开始向周围的艾丁湖、哈密盆地、柴达木西部地区运输冰块,为恢复比较大的范围的气候环境而努力。

这些自然蒸发走的水份其实也没有浪费,按照春夏秋三个季节大气流动方向,这些水汽将向东漂移到祁连山、黄河流域,形成降水,缓解甘甜省等地区的干旱缺水情况。

碧水连天的罗布泊水面上偶有一两艘游船驶过,满载着来新城旅游的游客们,不时有一尾小鱼在水面上翻个身又潜下去,引发游客们一阵欢呼。

鱼儿们都不大,才生长了一年,绝大部分是野生的,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风带来的鱼卵孵化而出。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当有了广阔、长久的水面,鱼儿们就自然出现了。

鱼小,数量又不太多,为了恢复生态,人们是不抓的。但水鸟们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想吃就去抓。有水草,有小鱼,还有树木可以栖身,不少水鸟在罗布泊安了家。

楼兰新城的白天鹅们也经常飞过来,捕捉一些小鱼吃吃,它们自然不缺吃的,只是来满足一下自己的打野欲望而已。

整个楼兰新城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局地气候环境已经改善,完全改变了以往黄沙漫天、高温酷热、降水稀少的形象,成为宜居的江南水乡。

而此时,华北平原地区再次迎来了从羊背上的国家一路刮过来的沙尘暴。

当沙尘暴来袭时,犹如一堵接天的黑墙从西北方迅速奔袭而来,眨眼前吞没了道路、树木、楼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