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银河系教父 > 第139章 探班余森

第139章 探班余森

余森无语,放下笔,开始发呆,其实是在资料库中寻找、挑选合适的可以作为硕士研究生教材的资料。

宗何缚对此倒没有说话:你发呆也好,睡觉也好,锻炼也好,我就当你是在为写教材进行构思,不压榨一下不知道你小子有多少干货。你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我得替你想办法做好规划啊。

白天,余森有时候画图,有时候制造零件,大部分的时候都在忙曲率发动机的事。偶尔有其他研究组来问问题,他就找找资料,给出自己的建议。

饭后闲暇时,余森琢磨,后羿号动力系统、重力环境系统解决了,就差能量系统了。

蓝星的基础工业距离太空时代还是差了不少,自己点科技树点得有点超前了,一些想法目前还没有办法实现。算了,一步步走吧,不迈出本恒星系,没有可以跨恒星系的宇宙飞船,好多想法连实现的可能都没有。

现阶段飞船的能量系统就采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氢氦燃料和氚氢电池组这样的组合吧,虽然体积上大了一些,利用率上也大了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总得先把第一步迈出去吧。

二十多天后,曲率发动机制造进程过半——余森一个人动手,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造,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这天晚上,在宗何缚的注视下,余森终于动笔了,他在纸上写下“电磁学详解”几个大字。其实,余森并不想写这本书,原因只有一个:太厚了!抄起来太麻烦。

在资料库中选来选去,其他的要么不全,要么就是现阶段根本没用,要么过于基础蓝星上已经有了,要么就是跟蓝星的科技侧发展方向不一致,只有这个是理论加实证例子的一门蓝星能掌握而又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

挑这部书的原因还有一个:余森能完全看懂。如果自己写出来的书,自己都讲不明白,那不闹了大笑话了?

于是,余森开始苦逼的抄字生涯。为什么不用电脑敲出来?物理符号太多,手写比电脑敲更快,而且其中一些物理符号,余森还得转换成蓝星习惯使用的物理符号。

余森被西川“关押”了一个多月了,这天,刘宜淼和叶静菲精心做了些余森爱吃的来“探班”。别人也想来,可西川以保密和不打扰余森安心工作为由拒绝了。

按照事先拿到的通行证上的路线指引,她俩来到一个厂房前,推开门,看到一个小房间中,梁利明正站在一位“爱因斯坦”旁说着什么,这名“爱因斯坦”正伏案写东西,两人身后站着四五名年轻人。他们的背后是一面透明的玻璃墙,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巨大的操作间,整整齐齐摆着乱七八糟的零件。

零件奇形怪状、各不相同,虽然成行或成架子排列,但在她俩眼中就是乱七八糟的。

叶静菲问道:“梁教授,余森在哪儿呢?”

屋子里的人都抬起头。

梁利明还没说话,刘宜淼就惊讶地一只手捂住了嘴,另一只手指着那位“爱因斯坦”:“你……”

叶静菲也认出了这位和爱因斯坦一样发型的人,竟然就是余森,叶静菲紧走两步,挤开梁利明,把余森从椅子上拉起来,上下打量,道:“咋两天没见,你就变这样了!西川就这么压榨你啊,让你连个梳头发、理头发的时间都没有。”

余森开口:“我……”

“什么都不用多说,我们一看就明白了。咱们走,离开这个破地方,回楼兰新城去。”说完拉着余森就向门外走去。

梁利明招手:“叶家闺女……”

叶静菲回过头,脚步却没停,道:“余森还是个孩子啊,他需要娱乐和休息,不能让他把担子都扛了。”

刘宜淼柔声道:“梁教授,余森都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就让他休息两天吧。”见叶静菲拉着余森走远了,刘宜淼急忙跟了上去。

站在后面的几名年轻人发出轻笑。梁利明喃喃道:“是他自己非要早点搞完的,我们让他休息他也不休息啊。”

余森三人一回到楼兰新城,刘忙举着手机“咔嚓”一声,给余森新造型来了个特写,随手发到微博上,配文字说明:科学家沉溺于研究时就是这么狂放不羁!

网友评论:“以前听科学家在研究时,忘了白天黑夜,把馒头蘸着墨水吃,以为只是个故事,看余教授这个造型,我觉得有可能是真的了。”

“替余教授找对象担心!”

这个照片的转发量迅速超过了十万。

理了发,洗了澡,吃了饭,余森走出门口,院子外一排紫玉兰花朵已经盛开,树木冒出了新芽,又是一个新的春天来临。

余森在新城转了一圈,给各种植物们输送点生物能的同时,看看新城的建设情况。

溜达了三个多小时,到达正在建设的六环,目前新城的最外围。

六环是由宽十余公里的树林组成,采用了分片种植,最终连成环状的建设方式,依地貌走势种下树木。其内径周长约190公里,外径周长超过了220公里,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