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银河系教父 > 第060章 直接跃进到1纳米

第060章 直接跃进到1纳米

余森将大圆片平放在台上,再将小圆片放在大圆片上,一只手拿起大圆片,向各个角度倾斜,甚至反过来让小圆片向着地面,小圆片像长在大圆片上一样纹丝不动。

“是不是跟张力效应有点相似,当两个物体表面足够光滑时,摩擦力反而会加大,其本质上的原因是分子间的作用力加大了。

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分开两块叠放在一起的玻璃时,得推着分,直接掰开是不可能的。

其实足够光滑时,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推开也是很难的,这也是要每片单独封装的原因之一。

解决了晶元制造问题,接下来就是在晶元上造晶体管了。

当今世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可以制造五纳米的晶体管,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能够制造150亿个晶体管,这是当今技术的极限了,采用极深紫外线照射制造。

这种极深紫外线波长十到十五纳米。

而现在我国的技术只能制造九十纳米的晶体管,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啊。

第三代极深紫外线虽然对比第一代紫外线有了很大进步,第一代紫外线波长大约为360纳米,但由于本身特点所限,有先天上的不足,向前发展技术难点太大。

而硅原子的直径是0.22纳米,算上原子间的间隙,单晶硅芯片的理论最高值是0.5纳米,所以,现有芯片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我要研究的就先从制造1纳米的晶体管开始。

相比较于5纳米技术,7纳米的,同样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只有85亿个晶体管,能级和功耗也不在一个级别上。

通俗的解释就是,5纳米的比7纳米的速度更快、发热更小,爱玩手机游戏的老铁,现在是不是有了直观的印象了?

那么,如果以后你手机上的芯片换成1纳米级的呢?再加上可以永不充电的氢氚电池,是不是要爽得飞起?

具体研究过程就不直播了,直播间里根本看不见。

即便我告诉大家刚才朝着晶元发射了一个光子,造出来一个晶体管,不用专业显微镜大家也看不见啊。

何况我不可能一个个的去制造,那一个芯片上几百亿个晶体管,要造到哪年辈子去啦。

所以实验过程枯燥乏味,就不直播了,大家祝福我能早日成功吧。BYE-BYE。”

直播关闭了,一些网友还停留在直播间里。

“我终于体会到《卓越人物》栏目那名采访余教授的记者的心情了。我也想说:作为一个文科生,晶元、芯片、光刻机这么深奥的东西,我竟然听懂了啊!”

“是啊,要是当初高中时余教授来给我们上物理课,我能挂科?”

“原来这才是电子锯的真正用法啊!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放到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分分钟就是个大杀器。”

“原来他们说的5纳米、7纳米是指的晶体管大小,我一直以为是激光头的大小呢。”

“紫外线竟然有波长,难道不是一根连续的线吗,想多长就多长,哈哈哈,被名字误导了三十多年。”

“楼上的请自学光的波粒二象性。”

“想象不出来怎么用十纳米的光造五纳米的晶体管,似乎发射出来的还不是固定的长度,大家注意到余教授说的是十到十五纳米了没?好神奇。”

“你们也好神奇,有没有像我一样越听越迷糊的?”

……

现在一纳米的芯片就够用了,而且改进起来比较简单,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至于零点五纳米的芯片,就留给其他研究员去改进吧。

有了核心技术和整套的设备,还怕新汉国的研究员研究不出来?

晚上,余森去刘宜淼别墅吃晚饭,自从刘润华夫妇来过之后,余森一日三餐规律了,早上也睡不了懒觉了,刘宜淼总是准点儿来叫余森去吃饭。

刚进别墅院子,就看见刘忙身旁围着两大六小共八只白天鹅。

余森惊喜地说:“这些是那对儿白天鹅的孩子们?你跟它们都这么熟了?”

刘忙边喂天鹅边说:“那是!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天天去给它们送水果、送小肉条。一开始我走了,它们才敢去吃,后来小家伙们稍大一点,先跟我混熟了,不怕我了。然后,两只大天鹅才敢慢慢敢靠近我。

这不,经过我半年多的努力,都能把它们带家里玩了。”

“行啊你,把野生白天鹅养成家养的,你这本事可以啊!”

刘宜淼开开门,叫他俩:“快来吃饭吧,一会儿菜凉了。”

余森和刘忙进屋吃饭,六只小天鹅摇摆着、排着队跟着刘忙也进了屋,到屋里也不乱跑,就围在刘忙身边。

两只大天鹅还是没敢进屋,在屋外草坪上找虫吃。

一只大布偶猫从楼上窜下来,好奇的挨个闻小天鹅。

虽然这会儿单论个头,小天鹅比布偶还要大,但天生胆小,吓得小天鹅嚯嚯叫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