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应谋天下 > 第八十六章 张飞叫阵

第八十六章 张飞叫阵

中平五年(188年)十月十四。

冀州。甘陵国。

战马飞驰,卷起一阵阵尘埃。

陶应、华歆、马忠三人率领五千步卒,五百骑兵,奔驰于鄃县城外的荒野当中。

此时此刻,陶应的心中充满了杀意。

严格来说,从昨天公孙瓒在济水边杀了王三等玄甲军士卒开始,陶应便已经升起了杀心。

原因无他,只因为玄甲军是他陶应的兵马。

作为玄甲军的缔造者,也作为助他荡平乱世的助力者,自己的部下被公孙瓒为谋个人私利而斩杀,这还能忍?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公孙瓒也是枭雄,也是一个不安分之人,只要陶应占据青州,未来公孙瓒定会觊觎、染指。

公孙瓒将成为陶应争霸路上的一个对手,若能现在歼灭公孙瓒,未来谋取幽州,也会少一份阻力。

从高唐到鄃县,行了大约二个多时辰,陶应大军已至鄃县城外。

眼下的甘陵(清河)大地,满是荒芜,黄巾之乱让强盛的大汉元气大伤,尤其是黄巾之乱的中心地带冀州,更是十室九空。

如今再被张举、张纯、乌桓人连番抄掠,更是满目疮痍。

看到这里,陶应阵阵心痛。

在大军休整的间隙,陶应与华歆、马忠进入鄃县城,四处观望一番。

此城不久前,被张纯、张举与乌桓峭王五万人攻破,一番抄掠过后,县城破败不堪,饥民遍地。

三人在城内沿着主街又走了一段路,却不见有官府丝毫的赈济、安置迹象。

“子鱼先生,这鄃县百姓嗷嗷待哺,饥民遍地,似乎未见甘陵国王刘忠、甘陵相姚贡赈济难民的迹象啊!”

华歆也是一脸哀叹,这冀州本来是大汉的根本,如今一路行来,满目疮痍,民生凋敝,残破如斯,尚不如高唐。

眼下又见不到官员出来安置灾民,华歆心中暗暗为大汉社稷担忧,也对甘陵国相不满。

首发&:塔>-读小说

“或许,是在等待朝廷的钱粮吧!”

如同陶应忽略鄃县县衙本身,华歆也直接忽略了甘陵国相府、冀州刺史府,将希望寄托在了洛阳灵帝刘宏身上了。

眼下鄃县的现状,就如同当初高唐的现状如出一辙。

当初,高唐城破,县令刘备只身逃亡,高唐当地豪强大族如高氏,对百姓的死活不闻不问;加之郡守府在河水西岸,也遭到了张纯、张举叛军的抄掠,已顾不上东岸百姓的生死。

也就是说,如今的鄃县流民,与当初的高唐百姓一样,能不能活下去,只能听天由命,任其自生自灭。

高唐好在有陶应冒天下大不讳,诛灭高氏,强势赈济,使百姓有了生的希望,不至于沦落为黄巾流寇;这鄃县,怕是难了!

“谁能解鄃县百姓倒悬之苦,替天子分忧啊!”

华歆默默为大汉社稷哀叹,为鄃县百姓的处境生出丝丝悲凉,也暗暗期待如陶应这般有作为、敢作为的县令、郡守出现。

“呵呵,等朝廷的钱粮拨到鄃县,估计鄃县已没有赈济的意义了吧!”

听到华歆言语中的无奈,陶应摇摇头。

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想到朝廷那帮高高在上、自私自利的朝臣们,陶应已隐隐听到了大汉的丧钟已敲响。

“我可是听说,冀州的黑山贼很厉害,他们四处招纳流民,壮大队伍。”

陶应为汉灵帝默哀,替大汉百姓默哀,也为自己的力不存心悲哀。

大凡手中力量所及,朝堂有所依仗,陶应都可立即强纳鄃县入平原郡,就地屯田,安置流民。

“唉!若刘虞没有前往幽州,还是甘陵国相,想必鄃县的百姓,还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吧!”

陶应暗暗紧攥的拳头,不时握紧,又无力地松开,他军管青州,尚能自圆其说,若再敢强占甘陵国,后面的日子定然不会好过。

像甘陵这么大的郡国,人口超过六、七十万,若陶应现在没有由头敢染指,莫说汉灵帝刘宏不放过他,就是冀州刺史部及周边豪强,也会群起攻之。

“刘伯安是指望不上了,只能寄望于鄃县的崔氏,能够顾惜名声,出面赈济流民。”

陶应提及刘虞,华歆也是对其钦佩不已,可惜刘虞只有一个,如今的继任者姚贡,只是个尸位素餐之辈。

“但愿吧!”

像鄃县崔氏这样的门阀士族,陶应自然是不看好的,但他也不想打击华歆,毕竟自己也不知道崔氏到底有没有这份济民于水火的仁心。

“算了,冀州的事情,就由冀州官员烦心吧,我们继续北上!”

陶应狠狠心,放弃了对鄃县百姓的安置。

“不过,守信,立即派出一曲人马,在城里城外四处宣扬,流民可过河,前往平原郡各县就食、分田!”

“再派快马过河,让糜芳在河水两岸熬粥赈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