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应谋天下 > 第二十章 王朗荐臧霸

第二十章 王朗荐臧霸

徐州。下邳。刺史府。

徐州刺史陶谦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桌案上摆着一封帛书,是管家陶安派家仆从南城县送来的。

帛书分条书写,每一条写地都很简略,但每一条看在陶谦眼里,都犹如惊雷。

“糜芳投效,献资千万钱,十万石粮、一千骑步护卫。”

“东海收猛将颜良、纪灵,征辟吴敦、孙观、孙康、尹礼为令。”

“南城只身收服贼寇张闿,安抚数万黄巾流寇,以疾除闿。”

“募兵五千,引纪、孙、吴四部,入鲁国救援卞县。”

……

陶谦呆望帛书,久久不语,脑海中反复出现几个词。

“大智大勇,有勇有谋。”

“干脆利落,雷厉风行。”

这些,原本都不该出现在陶应身上!

两个儿子,无论陶商,还是陶应,皆是陶谦看着长大的,无论出仕何地,皆带在身边,几乎寸步不离。

所以,儿子是何种德性,陶谦看得很清楚,相信以他宦海沉浮多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绝不会看错,尤其是自己的儿子。

可这回,二儿子陶应给他的不是大大惊喜,而是大大的惊吓,陶谦有种感觉,陶应根本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另外一个人。

“原本以为你去了泰山郡,只是过过太守瘾,受挫后,会知难而退;看来,还是为父想错了啊,你不是玩玩,而是要大玩特玩!”

陶谦自己都不敢想,被汉灵帝刘宏派来徐州剿灭黄巾贼,至今手中的汉军不过几千;而陶应,短短几日,手中便有了六千多士卒,居然还想扩军到十万,这是想干什么?造反吗?

“不过也好,泰山贼寇平息,徐州西部倒是安稳了,如今就只有与青州接壤的琅琊国了。”

陶谦不再纠结陶应想干什么,至少陶应在泰山郡,做了徐州的西部屏障,自己防御黄巾贼的压力就减轻了许多。

“使君,治中从事王朗求见。”

刺史府府吏的禀报,打断了陶谦的思绪。

陶谦手拄拐杖,慢悠悠地站起身,摆摆手,示意请王朗进来。

这王朗,是陶谦在徐州的四大辅臣之一,与糜竺、曹豹、赵昱一起,被陶谦倚重。

四个人都是豪强乡绅,其中糜竺最有钱、曹豹最“能打”、王朗最有才,而赵昱则心眼最多。

陶谦能够成功入主徐州,除了本身有朝廷的敕封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到徐州,便与四大豪强做了交易,以政策换取四大豪强的支持,方坐稳徐州。

王朗进来,见陶谦站着迎他,心中感动,忙上前搀扶他坐下,方说明来意。

“使君,眼下青、徐黄巾蠢蠢欲动,有复起之兆,徐州唯曹豹将军一人带兵,若祸起,恐独木难支!”

说白了,王朗根本不看好曹豹这个草包将军,他可不想将徐州托付于此人;更确切地说,他不敢将王氏的安危,寄托在曹豹身上。

陶谦点点头,很赞同王朗的观点。

若非出现陶应前往泰山郡这一出,王朗这般说,陶谦一定会很焦虑;可这会儿,陶谦对黄巾贼危及徐州一事,已没多么担心了。

不过,出于对王朗的喜欢与尊重,陶谦还是询问了他的想法;本身王朗能前来,定是已有对策,不能泼冷水。

“景兴,你可有相应对策?”

陶谦对王朗说话,很是温润热切,这王朗原为太尉杨赐之徒,名声也算冠誉天下,加之陶谦一向喜欢有才气名人,不然也不会拜王朗为治中从事,主徐州众曹文书,负责徐州人事。

“郎举荐一人,乃亡命东海郡的臧霸藏宣高,此人以孝烈勇名遍闻乡野,若拜其为骑都尉,负责募兵,定能肃清徐州黄巾,防御泰山、青州流寇侵徐。”

“臧霸?”

名字很陌生,陶谦想了半天,确实不曾听闻过此人名号。

当然,以陶谦本身就喜贵嫌贫,看不起寒门之人的性格,像臧霸、孙观、徐盛、吕岱等出身徐州寒门之人,他自然不会关注。

不然,出身徐州的一个个帅才、将才,不会从他手中流落他乡。

既然王朗举荐,又是一个孝烈之人,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陶谦便点头答应了王朗之荐。

“就依景兴之意,授臧霸徐州骑都尉,命其在东海募兵三千,屯兵琅琊姑幕,防御青州黄巾。”

“屯兵姑幕?”

王朗一愣,屯兵姑幕,都已挨着青州北海平昌、昌安、安丘三县,确实能第一时间防御青州黄巾犯境,可来自兖州泰山郡和徐州境内的黄巾流寇怎么办?

“使君,若屯兵于开阳,如此更有利南北呼应。”

陶谦摆摆手,这次没有妥协,因为已没有必要。

“泰山郡黄巾贼寇克日即平,无须提防,唯有青州黄巾,方是徐州隐患,就屯兵姑幕吧。”

见陶谦主意已定,且哈欠连连,王朗便不再劝,告辞出了刺史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