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回到明朝当皇帝 > 第322章 天子信宝

第322章 天子信宝

微微停顿了一下,等朱由检消化了一下自己的话后,杨嗣昌才又接着说道:“皇上,有些事情,出发点是好的,可推行下去之后,就会走样变样,最终变成一项祸国殃民之弊政。”

“就比如这前朝宋时的青苗贷,王安石的构想是不错,通过官府之手,出面为青黄不接的百姓,发放低利贷款,助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等到秋收之后,再返还贷款。”

“既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又能够增加官府国库的收入,在王安石的设想中,这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实际上呢,推行青苗贷的,主要还是地方上的官吏士绅!”

“这些官吏士绅鱼蛇混杂,各怀私心异心,更有甚者,借青苗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又或者为了政绩考核,而不顾民众意愿,强行推行青苗贷,这样的青苗贷,不是祸国殃民之弊政,又是什么?”

说到这里,杨嗣昌又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提高了一丝声音,说道:“皇上,苛政猛于虎,先贤之言,不可不慎啊!”

听了杨嗣昌的一通长篇大论,朱由检也不由得微微楞了一下,旋即有些尴尬地说道:“不至于此吧?”

说到这里,朱由检脑海里灵光一闪,旋即说道:“杨爱卿,那是不是,只要朕能够想法限制放贷的利钱,就可以避免青苗贷的覆辙?”

想办法限制放贷的利钱?杨嗣昌微微楞了一下,旋即又问道:“皇上,您的意思是……”

“嗯,杨爱卿,你看这样成不,在每个四海钱庄分号的显眼的位子,都标注上贷款的利钱,并且由四海钱庄的伙计,专门告知借贷人利钱,包括利钱的多少,如何结算利钱等等,这样一来,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出现利滚利的现象呢?”

说到这里,朱由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说道:“具体如何做,朕还没考虑周全,但是,朕以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知道青苗贷的弊端,那咱们扬长避短,避开这些弊端,总还是可以的吧?”

听了朱由检的话,杨嗣昌不由得又微微楞了一下,却听朱由检又说道:“杨爱卿不也说了么,王安石推行青苗贷,初衷还是好的,只不过歪和尚念了歪经,被下面的人推到岔路上去了而已!”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说道:“具体的事宜,杨爱卿,你我君臣,以后再谈,先把明天的难关度过了再说!你是户部左侍郎,这事,你和户部的臣工,也多上上心,商议商议,有什么好的法子或者想法,尽管上奏。”

听了朱由检的话,杨嗣昌只能躬身应道:“是,皇上。”直起身来,却见朱由检走到了书案后面,从书案上拿起一方玉玺,瞧了一眼,却又放了下来,张口叫道:“王承恩,王承恩!~”

“皇上,王总管在司礼监当值呢。”一旁的小太监王义,躬身应道。

“嗯,你去,把王承恩叫来,再去尚宝监,让尚宝监把天子信宝拿来。”朱由检瞧了王义一眼,旋即说道。

“是。”王义急忙躬身应道,后退了几步,转身飞快地跑出了乾清宫。

不一会儿,王义便又和乾清宫副总管太监,司礼监随笔王承恩,一同回到了乾清宫,手上还托着一个黑漆木托盘,托盘上面放着一个红木匣子。

三两步走到朱由检面前,王义躬身行礼,说道:“皇上。”身旁的王承恩则大礼参拜道:‘奴婢王承恩,拜见吾皇,吾皇万岁。“

“嗯,起来吧。”朱由检瞧了王承恩一眼,淡淡地说道,说着,伸手将王义手上黑漆木托盘上放着的宝匣拿了过来,打开宝匣,从里面取出了一方小小的玉玺,翻了过来,却见玉玺底座中央,铭刻着“天子信宝”四个大字,周围还有一圈的小字。

朱由检瞧了几眼玉玺,旋即又将玉玺放回宝匣,斜眼瞧着王承恩说道:“王承恩,朕交给你一个差事,你可别嫌苦。”

听了朱由检的话,王承恩微微楞了一下,旋即躬身行礼说道:“能为陛下分忧,是奴婢的福分,奴婢不敢言苦。”

“那就最好了。”说着,朱由检将宝匣往前推了推,说道:“这是天子信宝,天子信宝是干什么用的,你知道吗?”

王承恩微微楞了一下,旋即躬身应道:“奴婢知道,圣上以天子信宝,施命外夷,征发外服,征调番兵,以从国战。”

“没错,不过现在,它又多了一个用处。”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

说着,朱由检将宝匣又推了推,说道:“王承恩,明日一早,你便与杨侍郎一起,带此天子信宝,前往东二街四海钱庄分号,有储户在四海钱庄储存银钱的,便在银票上,加盖此玉玺。”

说着,朱由检又转头对杨嗣昌说道:“杨爱卿,手上可有银票?”

杨嗣昌微微楞了一下,旋即应道:“有的。”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来,双手捧着,递到了朱由检跟前。

一旁的王义上前一步,接过银票,转身递到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伸手拿过银票,瞧了一眼,却是一张十两的银票,不过不是四海钱庄发行的,而是另外一个钱庄,叫着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