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回到明朝当皇帝 > 第252章 陈经纶与番薯

第252章 陈经纶与番薯

崇祯元年三月初一朔日大朝会上,朱由检对皇陵山贪腐案的涉案人员量刑的旨意下达之后,满朝文武几乎一下子就已经明白了朱由检的心意,崇祯新政的基调就此定下!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朝堂中枢到地方,几乎所有的大明朝的官吏,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两个字——赞成,绝对的赞成!

不赞成也不行啊,太祖旧法,贪腐六十两银子以上者,剥皮实草,还要竖在官府衙门前面,以警后人!

皇帝把太祖的这一条旧法都搬了出来,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对新政表示支持么?

只是,新政的基调是定了下来,可新政要怎么改,或者说怎么变,朝堂中枢还没拿出个方略来,皇上同样也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

而在此之前,以三个月为期限的建献之策的征集期,也早就已经在崇祯元年的正月份就已经到期了。

到期之后,朱由检也并没有再将这个政策延续下去,之前三个月征集起来的大明帝都北京城中的京朝官的建献之策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泛泛空谈,言之无物!仅有极少数还算得上有几分真知灼见!

而那极少数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的条陈,朱由检也早就已经让王义、陈顺忠他们分门别类,整理到了一边,就等着一件一件的逐步落实下去了!

不过,虽然京师之中六品以上的京朝官直接向朱由检呈送建献之策的通道是断了,但是走正常程序送上去的奏章和条陈,却依然还能送到朱由检的手上!

在崇祯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份奏章条陈,被送到了朱由检的手上!

请改京营兵制疏!

请改京营兵制疏,与请改御营兵制疏,也就一字之差,乍一看的时候,朱由检还以为又是武将系统弄出来的鬼把戏呢。可仔细一看之后,却又完全不是!

请改御营兵制疏,是当初五城兵马司,或者说是英国公张维贤和定国公徐希皋搞出来的,就连现在已经升任御营副都指挥使的魏国良,也不过是张维贤和徐希皋推到台前的傀儡而已!

而请改京营兵制疏,则是文官写的,而且还是一个朱由检耳熟能详的人写的——刚刚以兵部右侍郎,佥都御史的原官起复的李邦华!

几天前,李邦华才刚刚从老家江西进京,入对的时候,就在朱由检面前,谈论了很多军事方面的事情,从李邦华的言谈举止中,朱由检也可以感觉得到,李邦华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独特的见解的!

毕竟是做过天津巡抚的人,对地方军制有一定的了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且在此之前,徐光启可是曾经推荐过李邦华,想要让他去负责推广种植红薯技术的!当时,朱由检也在李邦华和南居益两人之间有些难以抉择。

不过在二月初的时候,南居益就已经从四川赶到了京师,比李邦华先一步进京,也先一步见到了朱由检。

而在二月中旬的时候,从南边福建和江浙一带,专门运进北京城的的十大车红薯的种子,也几乎与南居益同时,抵达了北京城。

随车抵达的还有从南洋吕宋引进红薯的陈经纶!

从南洋吕宋引进红薯的,主要是陈振龙和陈经纶两父子,只不过这个时候,陈振龙已经离世,而陈经纶也已经年过五十,两鬓斑白了。

原本,陈振龙和陈经纶父子是在南洋吕宋经商的,经常出海,往来于福建吕宋等地。只不过现在,陈振龙已经过世快十年了,而陈经纶也已经年过五十,早已经受不了海上颠簸之苦。

因而这些年,陈经纶也一直在家乡务农,极力推广和种植红薯!

而实际上,在推广和种植红薯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地方官员,是出了大力气的,那就是曾经的福建巡抚金学曾。

甚至于在福建,由于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的红薯,救活了福建无数的饥民,以至于在福建当地,红薯又被称为金薯呢!

而在此之前,红薯也不叫红薯,而叫番薯,不过朱由检金口亲封,赐名红薯,地方上也就习惯性的将番薯称之为红薯了!

而在二月中旬,最先送进京城中的这十大车红薯种子,却是福建那边送过来的,由于朱由检在下达给福建的旨意中,有让陈氏父子押送红薯入京,因此陈经纶也跟着一起来到了北京城。

一辈子在福建和南洋两地跑的陈经纶,见过和接触过最大的官,也就福建巡抚金学曾,而且金学曾调任之后,继任的福建巡抚,对红薯的重视力度不如金学曾,对陈氏父子的重视,自然也就不如金学曾了。

只不过现在,陈经纶却是大明皇帝亲自点名,让他护送红薯种子进京!

得到命令后,福建巡抚急急忙忙的点了一支卫所兵,亲自带着去了陈经纶家,当时还吓得陈经纶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是来抓他的呢!

好说歹说之下,陈经纶终于才搞明白,不是来抓他的,而是皇上点了他的名,让他带着番薯种子进京呢!

不过是个番薯,没想到竟然连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