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回到明朝当皇帝 > 第245章 徐光启的意见

第245章 徐光启的意见

在极短的时间里,朱由检脑海中就已经转过了无数个念头,对李国的回答,也不置可否,微微愣了一下之后,便又转头问李国身边的徐光启道:“徐学士,你的意见呢?”

内阁辅臣,除了首辅和次辅外,其余辅臣,都称之为群辅,彼此之间,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入阁先后以及殿阁之间的区别。

入阁先者,资历为先,殿阁大学士中,以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再到文渊阁、东阁的顺序排列。

初入内阁的,基本上都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年资稍长的,晋文渊阁大学士,再长者,晋武英殿大学士或文华殿大学士,再长者,则以文华殿大学士和建极殿大学士的身份,为内阁次辅、首辅。

而殿阁大学士中最尊贵者,中极殿大学士的封号,都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如今,内阁首辅施凤来便是建极殿大学士的身份,次辅李国则是文华殿大学士的身份。

至于其他五位辅臣,徐启光、何如宠,刘鸿训,钱象坤、吴宗达五人,则是同日入阁,而且也是以同样的身份——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的内阁。

因此,从资历上来说,徐光启他们五个人,应该是平等的,从年龄上来说,则是以徐光启为最老,再加上徐光启身上现在还有一个内阁下设的农书局总编纂官的身份。

因此,在五个东阁大学士中,徐光启就成为了内阁首辅、次辅以及武英殿大学士张瑞图三人之下,资格最老的一个。

朱由检询问了首辅李国的意见后,转而便又询问起了徐光启的意见。

听了朱由检的话后,徐光启微微沉吟了片刻,旋即躬身行礼,说道:“皇上,老臣以为,杨员外所言,甚是有理,大明宗室,利益庞大,每年岁俸,已然成为地方上的一个沉重负担。”

“便如杨员外在条陈中所言,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地方岁入,已然难以支应宗室开销。且宗室子弟,与日俱增,今年只有十人,明年便可能变成十五,甚至二十人!”

“一府一系,尚且如此,何况天下宗室,府系数以十计百计,玉牒登录宗室人数,每年增长,何止千百?”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光启才又接着说道:“且宗室子弟,良莠不齐,贤愚不一,不事农耕,不事商贾,亦不能入朝为官。”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徐光启才又接着说道:“如此一来,宗室子弟,整日无所事事,或荒废度日,或遛狗斗鸡,欺压良善,鱼肉百姓,而地方官府不敢过问者,如过江之鲤!”

“故而,臣以为,陛下理当以宗正法度,清理宗族,贤良者留之,不肖者逐之。五世之外,朝廷不再发给俸禄岁银,可使其自谋出路,或经商,或农耕,亦或……”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光启又加了一句:“科举出仕!”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徐光启的确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大拿,也不知道他之前跟户部郎中杨嗣昌有没有商量过,或者事先通过气。

徐光启是内阁辅臣,杨嗣昌还只不过是一个从五品的户部郎中,俗称的员外郎,事先跟徐光启通过气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不过,各部所上的建献条陈,由其他各部各司,先筛选一遍,这本就是当初朱由检定下的规矩,徐光启在内阁,事先看到过户部的建献条陈,也是有那个可能的。

然而,不管徐光启之前有没有看到过这份条陈,在君前奏对之时,他能够说出这一番话来,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而如果徐光启是现在才看到、听到这份条陈,然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想到了这番话的话,那他才智的敏捷,可比御前其他所有朝臣都要高得多了!

想想也是,徐光启可是明朝末年唯一的一个大拿,学术范围更是涉及天文地理、农桑科技,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是专家,那智商还能低了去?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想出了这一番话来,也应该没什么好奇怪的吧?

而且,徐光启的话,跟杨嗣昌的条陈,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或者说,徐光启的话,应该更加能够获得大明宗亲的谅解吧?

杨嗣昌的条陈,不管是‘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还是‘五世而斩’,都可以说是一刀切,三世五世之后,所有的宗亲就全都变成了普通的老百姓!

而按照皇明祖训,大明朝的宗亲,可是不能入朝为官,或者说大明朝的宗亲,从一出生,就已经有了一个官身,而且这个官身还是固定的,几乎没有多大变化的可能!

并且,这个官身,也仅仅只是他们作为大明宗亲的一个身份的象征和领取岁俸的凭证,享受身为大明宗亲的一些特权外,这个官身,似乎也没什么别的用处了!

那些子孙后代繁衍庞大的周王系、蜀王系、鲁王系等,传承到现在的,各王府世系中的奉国中尉,恐怕已经有数百数千人之多了!而整个大明宗室中的奉国中尉,恐怕更是数以万计了!

而如果按照杨嗣昌的条陈,哪怕是五世而斩,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