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回到明朝当皇帝 > 第225章 准备廷推阁臣

第225章 准备廷推阁臣

阉党魏忠贤倒台后,阉党的主要党羽,如田尔耕、吴淳夫等人,也都已经下了大狱,对于其他的党羽,特别是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等人,朱由检原本处于朝堂政局稳定的缘故,想要暂时放他们一马。

至少,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可以替代黄立极他们的时候,朱由检是不愿意轻易动内阁的辅臣的。

可是现在,针对内阁辅臣的弹章越来越多,而且言辞也是越来越犀利,就差没有指着黄立极他们的面,骂他们是奸佞小人了!

以至于黄立极在年前的时候,就已经上了好几道弹章,称病不朝,请求告老还乡,过了年后,黄立极也就在正旦大朝会上,露了个面,入宫给自己拜了个新年而已。

而在那一次的正旦大朝会上,其它朝臣,也完全拉开了跟黄立极、施凤来以及张瑞图、李国等人的距离,可以说已经将黄立极等人给孤立了起来!

正旦大朝会后,黄立极便又接连上了两封请求告老还乡的奏章,之后更是一次御前朝议都没有来参加过!

朱由检已经决定批准黄立极的奏章,准其告老还乡了,这不是朱由检对朝堂上那些御史言官的妥协,而是因为强扭的瓜不甜。

黄立极已经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就算硬要将他留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现在的黄立极也已经不可能发挥出他任何的才能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索性批了他的折子,允其告老还乡。

只是,黄立极告老之后,施凤来、张瑞图、李国等人,会不会再次成为那些御史言官攻讦的对象,从而也如同黄立极一样,告老还乡,黯然退场呢?

还有,黄立极离开之后,内阁辅臣就只剩下施凤来、张瑞图和李国三个人了,再加上施凤来一直在皇陵山工地上,监督先皇皇陵的施工进程,很少返回北京,朝堂上的内阁辅臣,可就只有张瑞图和李国两个了!

嗯,准确的说,其实只有一个了,张瑞图年前的时候,就已经与定国公徐希皋和都察院佥都御史高弘图,一起离开京师南下,巡行天下,视察冰冻灾害情况去了。

然而即便如此,朝堂上的那些御史言官,也并没有想要放过张瑞图的意思!

就在刚才,送到朱由检御案上的奏章中,就有一份吏部给事中,参劾内阁辅臣张瑞图阿附权阉,谄媚权阉,为权阉书写祠牌铭文的奏章!

张瑞图的字写得好,朱由检在之前批阅奏章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可朱由检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遍布天下的魏忠贤生祠,祠堂的牌匾铭文,竟然全是张瑞图题写的!

现在,魏忠贤已经倒台,阉党也已经被定性为逆案,替魏忠贤书写祠堂牌匾铭文的张瑞图,又怎么可能还待在朝堂之上?

聪明点的话,张瑞图现在,恐怕就该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了!

如此一来,大明朝堂上,内阁辅臣,竟然只剩下了李国一个人!堂堂内阁,竟然只有一个辅臣,不增补几个,这内阁还能维持正常的运转么?

只是,要增补内阁辅臣,又该怎么增补呢?

这些天,朱由检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下,以往增补内阁辅臣的时候,多半都是从六部侍郎、尚书之中,经过廷推,推选出几个或者更多的候选人,由皇帝圈选任用。

在没有穿越来到明朝之前,朱由检对明朝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很熟悉,以为明朝真的就像是历史书上所描写的那样,比较封建落后,所有的文武大臣的任用,几乎都是皇帝一言而决。

但实际上呢,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朱由检才发现,在明朝的政治制度中,竟然还有一种选官制度,叫做廷推!

廷推,顾名思义,就是经过朝廷大臣的共同推举,选出候选人,供皇帝挑选,进而任用。嗯,这在朱由检看来,已经有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后世的民主集中制的雏形了!

虽然,就朱由检了解,能够有权利参与廷推,推举出候选人的,只有内阁辅臣、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三品以上的重臣,并不是由整个朝廷大臣共同推举的!

而这些有资格参与廷推的重臣,现在其实都已经囊括在了朱由检的御前朝议人员之中。而且,能够参加朱由检的御前朝议的人员,除了这些文官重臣外,还包括了英国公、定国公等勋贵,现在更是又增加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总人数也就达到了三十七人。

而这三十七个人,应该可以算是崇祯元年的第一批重臣了吧?

现在想要增补内阁辅臣,朱由检不想破坏可以说是民主集中制雏形的廷推制度,自然也就希望能够通过廷推的方式,增补几个内阁辅臣了!

之前,朱由检在决策的时候,已经尝试着进行了一次民主表决了,而那一次,朱由检也是占了参预表决的朝臣,不熟悉游戏规则的便宜,否则很有可能,朱由检那第一次民主表决,就会完全的跟他的意愿相违背,表决出截然相反的另外一个结果!

而这一次,朱由检却是尝试着去适应已有的游戏规则,通过廷推的方式,增补内阁辅臣,只是不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