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民间神话传说 > 第2章 老鼠奶奶的传说

第2章 老鼠奶奶的传说

芦台盐场是环渤海的八大盐场之一,南面临海,是一片川流纵横的水国。每当春末夏初之时,可见一望无际的大片盐田。其中盐坨垒垒,堆积如山;灌溉盐田的风车,帆樯林立;迂回小溪的扁舟,橹桨翻飞,登高眺望,水天一色沧海茫茫,使人感叹宏观壮丽;徒步盐田,见那层层盐沙滚滚,仿佛置身雪海之中。

盐,自古以来由朝廷专营,朝廷设有盐运使,盐场设有巡检司、缉私营。后来成立了盐务局,增设了警察机构,缉私营营丁也改为盐务警察,值班放哨,防止私人偷盐。盐的销售权掌握在朝廷恩准的少数盐商手中,天津许多大富商都是以盐业发家的,像益照常张家、水西庄查家、东门里权家、李善人李家,还有振德黄家、长源杨家等不下十三四家。长芦盐经金钟河运到天津后,在今盐坨桥的地方存储起来。十多米的盐坨,一个接一个,足有好几百个,每个盐坨形似一堵城墙,从远处观望,仿佛一座座城堡,这在当时是天津一大景观。

盐场设立盐警,目的是防止偷盐。偷盐是无本生意,只要吃得辛苦,又有胆识,偷一回盐可以使一两个月的生活有保障。偷盐的多集中于冬三月,天寒地冻,盐警巡逻的次数少,甚至于夜间就找个地方取暖去了,偷盐的则利用这个时机,在漆黑的夜里进行活动。

盐警们在盐田周围设有不少执勤哨所,所谓哨所,只不过是盐警们能在巡逻途中适当休息的场所而已,除了几个主要的卡口设有正规的哨所外,一般都是盐警们自己动手搭的一些简陋的小屋。四梁八柱,顶篷及四面用苇席铺上,屋里备些简单用具;天冷之前,自己脱点坯,把四周垒起来,顶子上铺点泥,没有窗户,没有门,挂块麻袋片当门帘子就成了;日子长了,生活用具也多了,俨然成了一间房子。除了正式哨所,这样的小屋就成了流动巡逻民警的生活场所。因为偷盐的人都远离固定哨所,这些偏僻的小屋逢年到节也要安排盐警值勤。每到逢年过节,那些有家眷的盐警都愿意在就近的哨所值勤,那些偏僻的小屋就派给没有家眷的老盐警或光棍汉。其中有个叫赵天祥的,因为一个人,无牵无挂,这偏僻的小屋年年就由他值勤。这年,腊月二十了,大伙凑了点份子钱给他,叫他去偏僻小屋值勤,赵天祥高兴地了不得就去了。

赵天祥,二十三岁,河北沧州人,小时上过两年私塾,在盐警中也称得上是一个识文断字的人了。自父母故去后,来宁河投奔一个远房亲戚。一晃三年了,人缘好,厚道,小伙子有膀子力气,好喝酒,爱听戏,听不着戏就买几个唱本看,不会唱没关系,看着唱本瞎哼哼,过瘾就行。

离年近了,他搬到那简陋的小屋去了,把过年的东西都置办好了。以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都按着顺序: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一直忙到二十九贴道酉。这些过年的一套忙乎都与赵天祥没关系,他就买了几张坑围子纸和两张年画,一张是《仙女下凡》,一张是《老鼠出嫁》。这张《老鼠出嫁》,画面上是一个老鼠姑娘,身穿一身红嫁妆,在掀开窗帘的轿子里,撩开盖头布向外张望,两双小眼透出喜庆的样子;四只五大三粗的老鼠抬着轿子,轿前是一个鼓乐队,老鼠们穿着洋服,打着洋鼓、吹着洋号,老鼠新郎在轿后骑着高头大马。轿前轿后众鼠前呼后拥,好不热闹。那画面上还有浓笔写的诗句:

正月填仓二十五, 姑娘出嫁离洞府。

众鼠奏乐好热闹, 女婿迎亲好威武。

都道人间成婚配, 鼠辈也来摆摆谱。

值此良辰美好日, 祈望猫兄别添堵。

话说赵天祥在小屋里过年,一个人,也不用刻意打扫,只把炕围子纸和年画贴在墙上就算是做好过年的准备了。大年三十,晌午吃完昨晚剩下的饽饽和菜汤后,背上大枪就去巡逻了,他照例按着巡逻路线转了一圈就往回转。北方,冬季黑夜长白天短,没等太阳落山他就往回奔。他在巡逻时就盘算好了:回去和点面,剁点肉,包上百十来个饺子,大年三十啦,也该换换口味了;酒也准备好了,吃着、喝着,腻歪了看看唱本,困了就睡;有偷盐的叫他偷去吧,大年底下别给自己找麻烦。今天打早晨出来,西北风就没停,天也阴沉沉的,看意思非得下场大雪不可,路上西北风像小刀子似的,刮得脸上直刺得慌。他把帽子往下拽了拽,耳朵套按了按,大枪背着不得劲,干脆抱着枪、低着头,一会工夫就回到临时哨所,也就是那简陋的小屋了。

赵天祥平时在盐务所吃伙食,巡逻时就揣俩饽饽,拿块咸疙瘩头在路上吃,自己很少动手做饭。虽说贴饽饽、熬粥在老家时也干过,可包饺子活从来未摸过。他也看见过别人包饺子,他认为这没有什么奥妙,不就是把馅往擀好的皮里一放,拿手一掐,完后往开水锅里一放,熟了就吃呗。可今天,轮到他自己包饺子可就为难了。他进了屋,把大枪往墙上的木头橛子一挂,脱下棉大衣,就开始和面、做馅,费了老大劲,总算都准备好了。自己看着那馅和面,高兴了,盘腿坐在炕上,就包起饺子来了。常言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别看小小的饺子,到他手里可就拌蒜了。他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