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村子东头 > 92、上中师

92、上中师

老夏对我说:“我不说脏话,能让女售货员骂我,你们信不信?”“一个脏字不许吐。”“对,一个脏字不吐。”“三八两句话?”“三八两句。”我说:“我不信。”

城南商店长筒的大房间按货物的品种分成不同的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售货员。中午,学生居多,看的多买货的少。临近的三个女售货员聚在一起在唠嗑,依着柜台嗑着瓜子,对过往的学生不闻不问。老夏大声说:“售货员同志,我买东西。”“买什么?”对方背对着人,头都不回问了一声。“我买这个。”老夏用手指着货架子认真地说,售货员懒洋洋地挪过来,身子侧着吐出嘴里的瓜子皮,“哪个!哪个!”老夏说:“我要一条棉裤衩子。”售货员顿时圆睁双眼指着我俩骂道:“臭流氓!”

收完秋,真的分田到户。村里的土地被重新丈量并划分为三等,分得到土地的人拿着刻有名字的木桩,庄严地把它砸进地头分界处。上了年纪的人回忆:“土改的时候,就是这场面。”宝庆忠说:“这真是应了那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谁知道那年那月又都收回去。”

生产队的房子、牛羊驴马、大车、农具折价,分!

公社改名叫乡,社员变成村民,大队改名叫村,小队改名村民小组。

我们村的山没分、河滩没分、树林子没分、果园没分。

四百元一头毛驴没人要,人们手头缺钱哪,只好几家合分一头。

田老叟一次买进四头好驴,盖了两间东相房做驴圈。

妈妈买进一头大驴,张红琴买进一头大驴。两头驴才能拉动一把犁杖,妈妈打算同她家合伙种地。

分田到户,赊篦子、赊小鸡的人并没有进村来收钱。

来年春天开犁下种,一头驴要价八百元。

田老叟卖了两头驴回本儿,白得两头健驴用。他说:“我还是胆子小啊,多留几头啊。”

三姑带着女儿回到娘家,杨家多年没有婴儿,哭声都能给全家人带来欢乐。奶奶问:“锦兰,你们那嘎嗒的地分了吗?”“分了,连秃山都分了,河套带着树分的,村里留下很多的预留地。”

田老叟还是我家的常客,找爸爸唠嗑:“那次挣钱特别顺利,一高兴狠狠心,我就下了城里的大馆子。卯了半天的劲要了一个浇汁鲤鱼,吃得我这嘴呀,甜拉巴嗦的,一发狠又要了一条,全造光了连汤汁都让我舔干净。我才知道原来人世间竟有这等好吃的鱼,前四十多年的鱼吃瞎了。”大叟笑着问:“老哥,骨头还香吗?”“香个屁,那个时候骨头毕竟有点肉味。”

听说三姑回来,田老叟专程来看孩子,手里拿着礼物——拨浪鼓,一转“卜愣咚”地逗笑孩子,孩子伸手就抓。听了大家的谈话,他说:“不一样,我走过的地方多,有留山的、有留林子的、有留河滩的,留下的肯定是最值钱的,一个地方一个妈样。”我三姑说:“我们那儿,分得彻底,连树带山都分了。”

93、老人(二十六)

我三姑的大女儿体弱多病,奶奶说:“这孩子啊,可能不是你家的人。只能把她舍出去才能长大,这要是搁在从前呀就得出家,让孩子认个干妈吧。”三姑说:“有儿有女的认干闺女,损自己的亲生子啊。”奶奶说:“这好办,咱家前园子的沟帮上有一墩马莲,这东西皮实好养活。”

三姑摁着女儿给马莲磕了三个头,喊了三声“妈”,改乳名为“马莲”。

过了两年,那墩马莲的心死了,只剩下外圈还活着。我奶奶说:“你看看,马莲这孩子的命可真硬,愣是把干妈给妨死了,这下子好了,这孩子换命了,今后哇,保证没病没灾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