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抗战当兵 > 第8章 小青河长白山伏击

第8章 小青河长白山伏击

无任何声息,并开始下沉。廖之秀看准艇上无敌人了,这才带领战士上了船。这时陶塘口一带的老百姓都拥到渡口,他们清点了一下,一共消灭了12个鬼子,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后来在济南报纸上得知,这次伏击战中被打死的鬼子中有一个就是,烟台潍县的日军军官松井山村。

小青河伏击战的胜利震动了山东,极大地鼓舞了人民抗日的斗志。但是同时,由于日本鬼子的一名军官被打死,也震动了日本侵华军。他们立即发兵报复,把一个几百户人家的陶塘口烧了个精光,杀死无数无辜同胞。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报复,绝不会征服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恰恰相反,它的暴行更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更沉重的打击,正在等待着侵华的日军。

小青河口伏击战后,廖队长整顿队伍迅速转移,几天之后到了长白山的由家河滩。马司令率领马三、由子真等人同廖之秀标会面。马司令握着廖之秀的手说∶“祝贺你再次战斗获胜。”马司令告诉廖队长说∶“你们在小青河打伏击的消息,给老百姓很大鼓舞,都说咱们五军不仅能打汉奸队,也能打鬼子兵。”接着,马司令向廖队长介绍了拉队伍过来的潘建军。

马司令对廖之秀说∶“马三这建了1个中队,100多人,其中不少是在长山中学上过抗日训练班的人。他们的抗日救国意志坚强,是这个中队的骨干。这个中队队员几乎全部是长白山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很少人受过正规训练,只是在联庄会里当差。他们文化也低,我们抽空还得办些抗日训练班,提高队员对抗日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军事训练,增加些军事知识。”马司令继续说∶“这还有一个中队,是从长山维持会那里拉过来的。队长潘建军,抗日热情很高,意志也坚决。我们要团结他们一道抗战,争取他们抗战到底。从这些日子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情绪都比较稳定,表示愿意和我们一起抗日救国。

只有个别人埋怨生活艰苦又没有军饷。我看还是采取原来对待长山县大队的办法,对他们不勉强,愿意走的就走,但要把枪支留下。”廖之秀听了马司令的情况介绍后,高兴地说∶"马校长也不是过去的马校长了,不仅教书是专家,也成军事专家了。你看短短的十几天,你在这长白山就拉起了200多人的队伍,足有两个中队,我们这第五军要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还愁壮大不了。还是马校长在社会上的威望高啊!”马司令说∶“可不要这么说。现在老百姓也很清楚了,咱们救国军是真抗日打鬼子,说到哪里做到哪里,才是可信赖的靠山。只有抗日才能救中国。这才是真正的威信所在啊!"

马司令五军的人数已有五六百人。从此,五军初具规模,部队的各个机构也在逐步完善。

抗日救国军的威名是越来越响亮了。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都纷纷来投。部队迅速扩大了不少,又经过几战后,战士们也信心大增,从原来的几十人很快就有好几百名战士了。

然而小鬼子也没闲着,他们也在忙着迅速扩军,招收维持会汉奸队队员。还是有很多没骨气的,想混吃等死的参加。这帮人都是只顾今天吃饱不管明天干啥,也不管身后背负着骂名。人数还不少每个县城都有几百人不等,真是让人又气又恨。

邹平县正南方有个山区,统称为长白山山脉。地势险要,有大小山头300多个,其中有18座山峰在500米以上。这里山梁交错、沟谷纵横、岩石嶙峋、林木葱茏。真是个打仗的好地方啊!这片山区就是西董镇。

在这长白山的深处,中队长叫马三,他拉起了一支抗日的队伍,真是地动山摇、呼啸山林。日军为了巩固占领地区,疯狂的镇压起义抗日的队伍。马司令和马三早就认识,马司令决定先带部队进山合兵一处,发展壮大、练好兵再出山打击日军。

孟宪礼孟宪文兄弟俩,自参加抗日队伍以来也经历好几场战斗了,这兄弟俩本就是打仗的能手,更何况孟宪礼还曾经参军十年。就是有一点,他们已经不是当年的小伙子,是有家有老婆有孩子有责任的家庭顶梁柱。他们不怕打仗、不怕死、更不怕和日本鬼子拼命。但是他们怕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日军心狠手辣一旦发现抗日分子就会找到他的住处,把他家人全部杀光。因此兄弟俩小有智慧的隐藏身世,不管是谁都不说真实姓名,也不说家住何方。只称呼孟三和孟四。因为身边的战士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人当汉奸,因为闹革命被牺牲的家属很多很多。所以要小心加小心。

孟宪礼曾经想过到外地找原部队,那样可以无顾忌的作战。可又不知他们在哪里。但有个消息使他彻底放弃了找原部队,消息就是一开始参军时跟随的山东守备军第二师师长马良,投靠了日军,当了山东保安团总司令。哎!他叹了口气,说道:“谁抗日我就跟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俩形影不离,相互有个照应。来到这山区已经有好几日,一天早晨天刚亮,兄弟俩来到白云山山顶放哨,登的高望的远,远远看去在山北面有一队人马朝山区走来,不知是敌是友。宪礼说:“也没有个望远镜,三哥,你去放通知一下马司令,说有敌人靠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