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抗战当兵 > 第58章 勇斗恶霸除害虫

第58章 勇斗恶霸除害虫

八路军独立营下令打扫战场,共击毙日军6名,伪军30名,还有“四条大虫”。战斗结束,继续在老松口一带发动群众,组织起青抗先、自卫团、妇女会和儿童团。这次战斗的胜利,使八路军的威望在历县人民的心中扎了根。

八路军独立营百里奔袭老松口,把“五条大虫”一锅端,在老松口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在民众中建立起各种群众抗日团体后,王营长便带领独立营回到了长白山。马司令员称赞他们机智勇敢,为民除害,除害虫。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五月份的鲁北平原,早已是树木葱茏,庄稼碧绿。这个时节对鬼子活动十分不利,而且待不了多久,玉米和高粱就变成了青纱帐,鬼子就更难以动弹了。一天,马司令接到杨副司令员自桓台一带来信,说山东分局新派来的清河特委书记景书记已到桓台,霍政委同志已另有任用。过了几天,景书记在杨副司令的陪同下来到了后大元庄。景书记身着灰色军装,风度文雅,两只明亮的眼睛,表现着他的机灵和智慧。虽然有战火的熏陶,和艰苦的战时生活的磨炼,然而这位儒将依然仪表堂堂。经杨副司令介绍后,马司令与景书记相互握手,一股故友重逢的情感,像一道甘泉,立即进入马司令的心田。三位领导当天交谈了鲁中鲁北地区的敌情和战局。马司令和杨副司令都谈到鲁中鲁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战略问题,总感到像目前这样兵分几路,以鲁中铁路以南的山区为依托,在路北平原开展抗日活动,从长远考虑并非良策。马司令说∶“从战略考虑,应该选择一块适合地区,在那里建立政权和后方,作为在清河平原开展抗日的根据地。”

景书记是张丘人,对这一带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铁路以北全部是大平原,只有靠近铁路的长白山区,和临近省城府丘陵地带。对建立抗日根据地来说,这些地方回旋余地都很小。又加上中间有一条胶济路,敌人防守严密,每次通过都有可能同敌遭遇。看来目前这种布局的确值得研究。”景书记村今天同两位司令员一见面,对清河地区的革命大势谈得非常投机,心情都很舒畅。景书记说∶“我们在最近召开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让大家根据清河地区的抗日实践,从战略角度谈一谈如何建立根据地,以何处为依托发展抗日力量等问题。然后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出来,作为清河特委和三支队的意见,上报分局和纵队。”马司令说∶“这是事关鲁中革命力量的发展和抗日前途的大事,也是我和杨副司令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今天景书记同志如此重视这个问题,并将向上呈报,定会妥善解决,我听后十分高兴。”杨副司令说∶“我们必须选择好战略发展方向,建立我们的根据地,方能长期坚持鲁北平原上的抗日战争。这是我到鲁中一年多的亲身体验。看来这问题是到了该研究解决的时候了。”

第二天,在马司令员的主持下,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就建立抗日根据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经集思广益,包括支队领导在内的大多数同志的意见认为,从战略角度考虑,三支队应以鲁北广大平原地区为发展方向,进行持久的平原游动击打战争。为此,必须结束目前在铁路南北兵分两路的局面,以便集中力量,在铁路以北,创造条件,逐步建设抗日根据地,应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权机构,使之成为鲁北平原抗日战争的依托。会后,经马司令员、杨副司令员和景书记联名,将上述意见上报到分局和八路军纵队。纵队领导很快作出批示,大意为∶三支队应回到铁路以北,发展平原游动击打战争,创建平原抗日根据地。从此,三支队先以长山县、邹屏县、等县为基地,逐步向东、向北发展。同时在鲁北鲁中普遍大挖“抗日沟”,使之纵横交错,形成沟网,改变平原地区的地形地貌,为平原地区开展游动击打战争创造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我军向北前进,直到北渡小清河、黄河并到达渤海之滨,建立起大面积的抗日根据地。

时间到了五月中旬,鲁中分局和八路军鲁中纵队来了指示,要三支队“开展张丘县和北齐东县的工作,要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景书记当即同马司令和杨副司令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决定调集兵力西进章齐。三支队的几个团从鲁北地区等地全部调到了长白山地区。在高原一带的原来的国军第十军团第二梯队司令员孙鸣岗在我党员孙明光、孙健萍的团结帮助下,也率部队到长白山地区集结,同三支队会合,受三支队统一调动。这几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北上,全部集结在邹长两县边界北部地区差不多10公里的范围之内。有一天,驻扎在朱家套的七团一个归连正在做群众工作,有的帮助群众锄地,有的帮助打扫牲口棚,有的在挑水。

中午,忽然从南面开来一辆汽车,冷不防停到了朱家套村南口。汽车快要接近三支队的哨兵时,才被发现是一车日伪军,哨兵还没来得及开枪便死在敌人的枪下。汽车长驱直入进到村里,毫无防备的七团战士,听到枪声和汽车马达声,才知道有情况。连长急忙指挥战士进行抵抗。来的鬼子和伪军有30多人,有的下了汽车,抢占路边掩体,汽车上的敌人也不停地射击。由于七团驻朱家套的这个连大部分同志帮群众下地干活去了,听到村里的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