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抗战当兵 > 第52章 巧用战术打鬼子

第52章 巧用战术打鬼子

司令员打算谈完就各回驻地。可马司令员提议,让部队在这里吃顿午饭,然后再回,杨副司令员也同意。

这时马司令员对杨副司令员说∶“今天我请你吃饭喝酒!"杨副司令一听就说∶"司令员今天怎么和我开玩笑了!”杨副司令知道马司令从来就不喝酒,也没有请过客,今天在这里临时开个会,怎么会请客喝酒!马司令郑重地说∶“不开玩笑,杨副司令,我今天一定请你。”只见马司令拉上杨副司令的手说∶“跟我来!”马司令同杨副司令拉着手出了学校,走不多远进了一座农宅院。那是一座土墙草屋顶的四合院。他们径直走进堂屋。屋子里主人见有人来,便起身相迎,一见马司令便说∶“是马司令来了。”马司令当即向杨副司令介绍说∶“这是我孩子的舅,叫王大哥吧。”原来这是来到了马司令的亲戚家。孩子的舅表示热烈欢迎,并说∶“正好是中午了,就在这里吃饭吧?”马司令员说∶“好,今天要麻烦一下了,不仅我们几个,还有几十人呢!”孩子的舅已经几年不见马司令了。今天见他带着队伍来到这里,真是喜出望外。

当即表示,没有什么问题。他即着人为司令员等人准备饭食,自己上街打酒、买锅饼和馒头,找人熬小米稀饭,一下忙了起来。马司令员和杨副司令员在堂屋和孩子的舅说话时,马司令员的女儿、儿子和他们的妈妈王氏又惊又喜地从东屋出来。两个孩子先跑进了堂屋,见了父亲鞠了一躬并说∶“爹好!”说着两眼已经流出了泪水。马司令员立即向着杨副司令员对两个孩子说,这是你们的杨叔叔。两个孩子哽咽着,一面叫杨叔叔,一面向杨副司令员鞠了个躬。这时杨副司令员见紧跟着两个孩子进到堂屋的那位中年妇女,稳步地走到马司令面前,有些拘谨地低声说∶"今日回来了?……"

马司令自离开家,告别了老母和妻儿,迄今已是一年零三个月。这一年多来,他在部队出生入死,战斗频繁,在生活上经历了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困苦,在军事上已经锻炼成为一个英勇智慧的指挥员,在政治上发生了飞跃,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他北旺庄的老家,自从他们兄弟三人都当了八路军,远近闻名,日本鬼子对此恨之入骨,便对他家几次抄家抢掠,还放了火。年逾花甲的老母和家人都遭受了日本鬼子的毒打。他们几历险境,家已不成为家。马司令的夫人王氏陪伴着老母亲投奔了亲戚家,两个妯娌带着孩子回自己的娘家暂避。马司令是个孝子,他当了司令员也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老母亲自幼导他“尽忠报国”的话,更难忘在临别母亲那晚上,母亲把几代家传刻有训词“清慎勤”的匾额收藏明志,以勉励耀南兄弟三人抗战到底的大义之举。他总想为报答老人的养育教导之恩尽自己的孝心,但大敌当前,只能埋在心底。

1938年5月的一个夜晚,马司令员带领部队一部经北旺庄往东,从马尚附近过铁路去淄川,部队在涯庄村头休息。当地群众听说马司令员的人路过,都带上水去看望部队。马司令员是走到哪里都要把党的政策和抗日主张宣传到哪里,就是在这部队行军途中短短的休息时间,他也抓紧向群众动员抗日,并拿过战士手中的一支日本造三八大盖枪,向乡亲们展示说∶“这就是从鬼子手里夺来的日本三八大盖枪。”借此增强群众的抗日信心。有几位认识马司令员的老人,走过去对马司令员说∶“路过北旺庄回家看了吗?”马司令摇了摇头说∶“军务在身,没有时间呀!"是的,他一心抗日,多次路过家乡北旺庄都是过家门而不入的。其实,他的心里最惦念着老母亲,他还想念着他喜爱的女儿。醒华这个名就是抗战前一年马司令亲自为女儿起的。他对当时仅7岁的女儿说∶“我们中华民族就像一头睡觉的老虎,总让人家欺侮。我们要唤起民众,使中华民族觉醒。你长大了,一定要为国家为民族尽力,要使中华民族站起来”

从抗战开始至今,时间过了一年多,这一天马司令的妻子王氏和孩子来看望马司令。这时杨副司令走了进来,他向杨副司令介绍说∶“这是你嫂子,一个庄稼人。"杨副司令立即向王氏行了个军礼。王氏面对这样一位威武军人的行礼,不知如何是好,很腼腆地向杨副司令鞠了一个躬。然后拉着孩子的手说∶“你爹他们有事,咱们到东房去。”他们回到东屋。

杨副司令说:“你平常也就在这几个县活动,可也没有回过家。今天事有凑巧,你我在这里开会,正好见了嫂子和孩子们,你今天就不要回部队了,回家去和家人团圆,吃个团圆饭。今天我这个副司令员就来个以副代正,准马司令员休假一天。马司令员你能服从吗?”马司令说∶“不可不可。当前敌寇嚣张,战事紧张,广大八路军战士随时都要同敌战斗,指挥员怎能贪图小家庭的温暖和儿女私情,而不同战士同甘共苦,甚至贻误军机大事。”杨副司令说∶“今天作为特殊情况,准假一天是合情合理的。”马司令员说∶“此事万万不可。虽一天的假期,但影响不好。尤其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啊,何况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