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篡儒 > 第124章 千古流芳三皇子

第124章 千古流芳三皇子

这一夜,拓跋凝月面见拓跋家主,把白日里的水车言论,说与他听。

拓跋呼砚默默听着,许久才说:“你本无须说与我听的,但是你既说了,是不是有什么不解之处?”

凝月点头:“家主,山主所言,我都是听得明白,只是不懂得他这么做,到底会变成怎么样?”

“嗯,”拓跋呼砚也点点头:“你问我,我也不知道,这是恒古未有之事。”

他缓缓地琢磨着:“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军中五人为一伍,则必有伍长,我听陈山主的意思,倒也不是没有伍长。”

凝月觉得头脑中思路极其艰难:“既有伍长,那又与朝廷有何不同?我分不清其中的差异,但想来应该是不同的。”

“或许,”拓跋呼砚此刻身体好了许多,站起身,走了几步:“或许,不是伍长,而是长老。”

看着家主的目光,拓跋凝月还是不解:“长老?长老和伍长,有何不同?”

不等家主回应,她突然想到了:“伍长下的是命令,长老说的建议,是这个不同吗?”

“不止于此。”拓跋呼砚突然不再说了。

拓跋凝月还是有些困惑,许久见家主说话,就想再问,拓跋家主却摇摇手:

“凝月,凝月长老,这事不要再提,陈山主对你信任有加,这第三法,不可对人言啊,再莫提,今夜之事,我也会忘记,你不曾说,我不曾听。”

拓跋凝月看家主说的严峻,只好闷头回去,心中还是觉得疑惑难解,却只好先放下。

第二天,长醉不醒的拓跋都督突然开帐,颁布《筹军制》,大致内容,无非是战功与爵位和田地挂钩,这些都是应有之事,顿时把燕云关的临战气氛调动起来。

但是在这次颁布的新制度中,出现了一条新的内容,淹没在词句之中,并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凡对应功勋,除一应爵位田地之赏以外,举家脱籍以应知事…”

陈乐山得到《筹军制》,看后叹息:“拓跋呼砚说自家草莽,难入世家,出不得天才,不想他自己就是天才啊,真是水激鱼跳,鲤越龙门。”

姬素云在一边听得糊涂,但是很懂得不耻下问:

“我就不耻下问一回,你是说拓跋家主要化龙吗?”

陈乐山笑笑,不语。

姬素云急了,拉扯着他的袖子,你倒是解说解说,你说了,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

陈乐山被她纠缠不过,只好解释:“农家,商贾子弟,需要学私塾,得到举荐,才能有资格出仕,但是世家大族,比如刘世显,到了年纪就可以举荐出仕,这就是所谓的户籍不同。”

“而脱籍,就是说,有军功的平民,其子弟,举荐待遇,同世家,到了年纪就可以出仕。”

“那岂不是不用读书,那出仕又有何用?”

“书还是要读的,但是官府六房,就可以有农家,商家直接成为对应的小吏,这就算是吏治人选的改革。”

“哦,你这么说我就明白,这和小中正一样,改变了职位的选定人来源。”

“嗯,聪明。”陈乐山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道理。

“那是什么是知事?”姬素云看来快要变成凡夫俗子了,陈乐山不禁笑了:

“所谓知事,原本是官名,在这里可不是官,而是参与政事,类似于博士,也就是事务娴熟之人,比如朝廷议政,谈到修史书,自然会找一堆文士博士,在一边出言献策。”

“农民子弟,参与农事的议政?是这个意思?这…好像以前没有过啊。”

陈乐山摇头:“不,这还真是古制,只是儒学后来被篡改,才计较身份了,拓跋家这次又改回去了。”

姬素云皱着眉头,有点想不清楚,突然灵机一定:“这是不是就是第三法?”

陈乐山眯着眼,没有回答,心里想,也许世家的眼光,未必就比自己狭窄,世家要的是长存,却不会真的去阻碍历史的车轮。

不管未来如何变化,人终究还是有上下之别,世家想要的是上,但却不是非要做皇上,在这方面,世家却比皇家,更加灵活。

拓跋呼砚的做法,让陈乐山的思路,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毕竟改良才是历史的常态。

他倒是忘记了姬素云要说的一个秘密,还不曾说。

与陈乐山这边相比,三皇子萧敬文就显得漫不经心,他草草一看,丢开《筹军制》,口中骂一句:“这又要搞什么花样?”

萧敬文就不再去理会这些小事,浑然没有注意到陈乐山在这次事件中,暴露出来的一点獠牙。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想。

大哥萧敬然,此刻应该是被父皇圈禁了的,二哥萧敬仁,虽然是个太子,实则是个废物,连个自由身都没有,不足为虑。

按说对拓跋家动手,父皇也是有暗示的,只是这次自己要回京,为何父皇搁置不回应呢?

难道要把自己和拓跋家一起…?萧敬文不敢深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