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篡儒 > 第84章 众目睽睽

第84章 众目睽睽

所谓错有错招,儒学独尊,毛病自然很多,但是儒家大儒在民间的名声,可就是更胜官府和世家大族。

百姓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群体,最关注的永远是眼前的一顿饭,对所谓的朝廷党争,那是一点也不在乎的。

自从陈静在夫子郡城赴死,就成了百姓眼中的英雄,更是因为师范们深入乡里,为百姓带来的切实利益,越发把陈静抬高到传奇图腾的高度。

陈静身为儒学三大流派之一,主张重民生,因此师范们大多数都在践行这一点,往往在教化上,更加重视儒家六艺,重视农业和商贾,说穿了,重视一顿饭。

这一点深得民心,这样一来,上有神武帝的支持,下有民众的依附,师范这个松散的团体,才成为能够和庙堂两强对抗的第三派。

陈乐山横空出世,弥补了师范这一盘松散的缺点。这还是时间不长,信息传递不够快,但是不久之后,陈乐山的声名传出,天下师范必然锦从。

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到的,要不然胡士奇也不会痛下杀手,只是他只看到了陈乐山的威胁,却没注意到陈乐山在另一个更关键处的作用,导致现在有些失悔而已。

兰良县的百姓们,并不知道这些,对他们来说,兰良县师范之首,可不是陈乐山,而是张志祖!

此刻张志祖一发话,大多数百姓都安静等待,连刘府的手下,也不敢横加干涉,唯恐适得其反。

但是张志祖想保刘公肃,那就千难万难了。

张志祖虽然情急,喊了一嗓子,其实心底没有什么主意,他仅仅是在想,就算是拼的自己全毁了,也不能让刘公肃定罪,更不能让陈乐山被诋毁。

他顺着百姓让开的通道,不慌不忙地走向木台,私下里心虚得很,故意和蔼地不断和人打着招呼,拖着时间。

刘世显有些心慌,望向父亲刘尚林,后者摇摇头,他并不认为张志祖有什么办法解围,这个直肠子,终究是玩不转的。

刘尚林在堂上一拱手:

“张师范来了,太好了,大家知道,张师范可不是要为刘县令说项的,但是规制必定要坚守,公堂审理,总要走上一走!”

刘世显会意,知道这话,也只有自己能接,当下在台下说:

“父亲大人说的在理,但是规制中也有事急从权一法,如刘县令这般,按照规制,立即处刑也是规制之一。”

他一说话,刘府安插在人群中的暗子,自然也跟着鼓噪,引得百姓纷纷赞同,陈乐山身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张志祖走上台,毫无办法,心中愤怒,终于是脱口而出,说完就有几分后悔:

“刘县令之事,还有内情,还需要深入了解,方可定论,此次赈济灾民,是第一等大事,不可本末倒置!”

这话已经涉嫌为刘公肃定罪了。

他在兰良县的声望太高,尤其是今日成就大儒,直接反对他,刘尚林的身份可还是不够,但是刘尚林确实早有安排。

人群中走出一老者,与身边带着斗篷的一人低语几句之后,直上木台,对着陈乐山和张志祖拱手行礼:

“陈山主,张师范,在下有礼了。”

刘尚林忙在一边介绍:“陈山主,这位是齐云县拓跋明秋。”

他并未介绍拓跋明秋是何许人,但是此人名声也是甚大,连百姓也是知道,纷纷议论。

拓跋家族在东北境,也是世家大族,东北都督拓跋宏峰,就是拓跋家族的娇子。拓跋家族人才兴旺,在京师也有一席之地,与三皇子萧敬文过从甚密。

大皇子萧敬然,封青北王,实领西北大都督,嫡子二皇子萧敬仁,乃是当朝太子,三皇子萧敬文,只不过是东北督军。

两位皇兄位高权重,三皇子似乎显得无所作为,当年西北燕云州之事,因为陈静之死,萧敬文被追责,甚至差点被斩。

后来萧敬文孤身从燕云关,去朝中请罪,面对死罪,不躲不避,被朝中大臣一力保下,居然依然回到东北继续当他的监军。

也算是一时奇事,事后皆传,拓跋明秋居功甚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此刻这个名人出现于此,百姓都有些好奇,他与李玉齐名,李玉甚是年轻,不想拓跋明秋却是个老头子。

陈乐山倒也是知道这个人,没想他也来到此地,不知道为何。

拓跋明秋见礼之后,缓缓说道:

“老夫此次来兰良,也是为刘府所请,运送米粮,救济一方,得此良机,遇张师范跻身大儒,更得窥陈山主少年风采,幸甚!”

他言语缓缓,声调平和,陈乐山心中警钟长鸣,真是低估了世家大族的决心,看来兰良县小中正的职位,是牵扯甚广啊。

“老身沉浸儒学数十载,抵不上二位的聪慧,尚还驽钝,机会难得,有一事不明,还请两位解惑。”

他这里斯斯文文,慢慢腾腾,台下的百姓听得不懂,有些被激发情绪的人,就想打断他的话,继续要求惩治贪官,却被刘府的人压制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