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大明之神宗皇帝 > 第10章 缇帅刘守有

第10章 缇帅刘守有

明朝守卫皇城的军事力量是禁卫军和锦衣卫,这两支武装虽常驻紫禁城及首都周围,但在皇城内仅有小部分兵力。

赵铭前世是一个历史迷,经常浏览明朝有关论坛,他的记忆中,宫城城墙与筒子河之间四周设有四十个警卫值班室,每室有十名军士日夜守卫,四周有二十八个铜铃,作为警戒信号。

每日初更,从阙右门外第一个值班室发铜铃,值勤士兵手摇铜铃传到第二个值班室,一直接力传递到阙左门外第一个值班室为止。

第二天一早,再将铜铃传至阙右门第一个值班室重复发铃传递。

紫禁城宫城的各个城门上设有警卫,分为白班和黑班。

白天,守卫的主要任务是在每个宫殿的大门处检查过往的人员。而夜间管理更加严格,除了相应的巡逻人员外,还增加兵力用于关闭城门。

白天,宫门守卫对携带的铜牌人员放行,进入和离开宫殿的不同人将获得不同名字的铜牌,只有佩戴相应的铜牌才能安全地通过城门口的守卫。

到了晚上,由于所有的宫殿门都配备了相应的守卫头领,所有大门的钥匙必须由头领负责。

在约定的时间,宫门必须上锁,锁门后,钥匙必须交给司钥长保管。

司钥长是控制所有城门钥匙的官员,没有收到钥匙的情况下,不能结束当天的工作。

赵铭过目不忘,他清楚地记得前世所读的一本史书中就曾对大明皇宫内外兵力部署进行详细描述。

按照大明制度,担负皇帝贴身侍卫的有锦衣卫大汉将军1507人,府军前卫带刀官40人,三千营红盔将军2500人,把总指挥16人,明甲将军502人,五军营叉刀围子手3000人,勋卫散骑舍人无定员,旗手等卫带刀官180人,总共有8300多人。

设侍卫官6人统领,其中1人管大汉将军及散骑舍人、府军前卫带刀者;1人管五军营叉刀围子手;4人管三千(神枢)营红盔、明甲将军。

侍卫官由公、侯、伯、驸马都尉等勋戚担任。

平日里当值将军共有数百人,朝夕分别候等在午门外,夜间则司更。五军营叉刀围子手全部在皇城值宿。

掌侍卫官实行轮班制,每日一个,掌锦衣卫大汉将军和叉刀手,每日都要值班。

皇城和宫城虽然禁卫森严,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以朱翊钧的爷爷嘉靖皇帝为例,他就差点死在暴乱的宫女手里。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朱厚熜身边侍奉的宫女杨金英等十几人,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虐待。

乘明世宗在曹妃宫醉睡之机,用黄绒带靳其颈部,动手中因误将绳套拴成死结,世宗侥幸未死。

后来,嘉靖皇帝大开杀戒,杨金英等人全部被处死,史称“壬寅宫变”。

如今,大明皇宫内至少有十万太监,如果他们被冯保武装起来参加暴乱,皇帝根本等不到锦衣卫和禁卫军来救,恐怕早已一命呜呼了。

历朝历代被太监害死的皇帝还少吗?每当皇帝有难,禁卫军根本来不及相救,等他们到来,早已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了。

乾清宫是大明皇帝和皇后的寝宫,后部是暖阁,共九间。每间又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

每间设床三张,或在上,或在下,共二十七个床位,皇帝可自由选择睡在哪间屋、哪个床上。

即使是熟悉暖阁情况的人,一时也不易弄清皇帝睡在哪里。但如果作乱的宫女太监人数众多,二十七房间也会很快被找遍,届时,皇帝将藏无可藏。

对于皇帝来说,危险不仅仅来自寝宫,几乎是无处不在,太监宫女一旦变成亡命之徒,随时可以给朱翊钧一记闷棍。

大明宫城以内,不布置普通士兵,而是由锦衣卫负责操练的“侍卫上直”人员负责。

锦衣卫每天派出1名指挥、2名百户和40名校尉,当晚要在“内直房”轮宿,以备皇帝传令。

这点人手与庞大的太监宫女群体相比,几乎可忽略不计,虽然锦衣卫官兵几乎能以一敌十,但好汉架不住人多。

赵铭重生大明以来,早就发现夜间宫城内防守薄弱的问题,“皇城内宫城外军力不少,但宫城内几乎没有自保之力。”

“为今之计,只有靠锦衣卫多选派一些忠于朕的兵士才行!”

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直接听命于皇帝,可逮捕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人,并进行不公开审讯,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如今,东厂势大,锦衣卫在冯保的压制下,早已风光不再,几乎成了东厂的附庸,赵铭有意将锦衣卫拉拢过来。

赵铭要做惊世骇俗之事,必须牢牢掌控锦衣卫,将帝国利剑紧握在自己手里。

冯保虽没有造反的野心,可一个奴才对主子阳奉阴违就是大逆不道。

赵铭要剪除冯保的势力,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是关键人物。

赵铭刚召见完锦衣卫左都督朱希孝等人,立刻派出一名小太监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