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大明之神宗皇帝 > 第4章 皇家读书郎

第4章 皇家读书郎

次日,正月初二,万历帝无需去文华殿听讲官讲课,可母后吩咐他在乾清宫温习功课。

赵铭也没有闲着,借温习功课之名,恶补了不少明朝典章制度,顺便翻看了部分奏折。

赵铭发现张居正还真不是省油的灯,早在去年八月十三日上朝时,他递上了《日讲仪注》,把日讲事宜制度化。

大明天子逢三、六、九日视朝,举行早朝,其余日子都要到文华殿讲读。

一旬之中,三天视朝,七天讲读,除了大寒大暑一概不得停辍讲习之功,万历与其是小皇帝不如说是“悲催皇家读书郎”。

这里说的是日讲,学习平常的知识,而皇帝就学还有一种形式,名为“经筵”,为皇帝讲授经传史鉴特设的讲席,主要讲解四书五经。

经筵分春、秋两季进行。月凡三次,逢二进行。春讲,二月十二日始,五月初二日止;秋讲,八月十二日始,十月初二日止。

经筵全年共15次,经筵结束后光禄寺在皇极殿东庑设宴款待参加经筵的官员。

大明皇帝春节有二十天的休假,那位挂了的朱翊钧却觉得假期太多了,减去十四天,变成六天了,正月初七恢复日讲。

而大多数官员们都在休假,正月初九、十三、16,天子不视朝,小皇帝从初七到正月十九都要参加日讲。

赵铭虽恨极了装腔作势的朱翊钧,却也只得“萧规曹随”。

到了正月初五,他就传谕内阁:“初七日开日讲”。

大臣及讲官对皇上春节尚未结束就开始讲读,十分钦佩,交口称赞他“好学之笃”。

正月七日,天不亮,内阁大臣张居正及讲读诸官已列队在文华殿门外。赵铭在冯保的陪同下,乘肩舆来到文华殿门外。

文华殿是大明皇帝举行大小经筵的地方。文华殿前有文华门,后有主敬殿,东西向有配殿。

对重生为朱翊钧的赵铭来说,这是他首次参加小经筵即日讲,张居正作为帝师,首先上前行礼,迎接皇上。

赵铭下了肩舆,至文华殿中升座,张居正等进殿,再次行礼道:“臣等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皇帝赵铭有模有样地道:“爱卿,免礼平身!”

张居正道:“开读吧!”

冯保捧过《大学》。万历皇帝的新年第一节课开始了。

小皇帝在东宫时,讲读《大学》、《尚书》,如今接着讲读,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官随即进讲。

小万历起立,高声朗诵《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他早已熟读《大学》,此时,却还要摇头晃脑地诵读,觉得古代人真是滑稽可笑。

文华殿西厢房,在小皇帝和讲官们的读书声中,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退至西厢房。

张居正问道:“冯公公,天子近况如何?”

冯保叹息道:“最近,万岁爷像换了个人似的,哪里像十岁的孩童?他对朝廷大政的见解倒像朝廷老臣的谋国之言。”

冯保虽对小皇帝学问突飞猛进有所怀疑,但无论如何,他也猜不到大明皇帝已换人,一个来自未来的高材生,将不再受他和张居正控制。

张居正道:“如冯公公所言,乃至我大明朝之福,我观当今天子,聪慧过人,将来必是一代明君!”

冯保苦笑道:“张先生,皇上天纵之才,我等辅政大臣岂不是虚设?”

张居正道:“永亭兄,此言差矣,天子贤明,我等尽心辅佐,或可开创如贞观盛世那样的皇明盛世。”

冯保道:“叔大兄,我就怕皇帝太过贤明,以后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张居正道:“冯公公,你我均系先帝遗诏钦命的顾命之臣,我等要尽力辅佐当今天子,成为我大明朝的一代英主,绝不能懈怠啊!”

此时,一小太监突然传话道:“首辅大人,皇上在暖阁召见您。”

文华殿暖阁,讲读《大学》已毕,课间休息时间,万历皇帝正在暖阁休息。

按照惯例,讲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奏章进上御览,大臣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若有咨询,即召大臣至御前,将问明奏本中事。

张居正和冯保进来,张居正先尊了一声:“皇上!”

小皇帝和颜悦色地做了个手势,道:“先生请坐!”

张居正道:“谢坐!”

此刻,万历才仔细打量自己的老师、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前世的记忆里,张居正被梁启超誉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天命之年的张居正还堪称大明美男子,作为男人赵铭倒有几分嫉妒,他身材颀长,美目媚秀,长须至腹。

张居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的美髯,比高拱高胡子还漂亮很多。

五官端正不说,还有一把大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