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晏子春秋 >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

景公问晏子:“莒与鲁孰先亡?”

对曰:“以臣观之也,莒之细人①,变而不化②,贪而好假,高勇而贱仁;士武以疾忿,急以速竭③。是以上不能养其下,下不能事其上。上下不能相收④,则政之大体失矣。故以臣观之也,莒其先亡。”

公曰:“鲁何如?”

对曰:“鲁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⑤也,奄然⑥寡闻,是以上能养其下,下能事其上。上下相收,政之大体存矣。故鲁犹可长守。然其亦有一焉。彼邹、滕⑦,雉奔而出其地,犹称公侯。小之事大,弱之事强久矣。彼晋者,周之树国也。鲁近齐而亲晋,以变小国,而不服于邻

,以远望晋,灭国之道也。齐其有鲁与莒乎!”

公曰:“鲁与莒之事,寡人既得闻之矣。寡人之德亦薄,然后世孰践⑧有齐国者?”

对曰:“田无宇之后为几。”

公曰:“何故也?”

对曰:“公量⑨小,私量大,以施于民。其与士交也,用财无筐箧⑩之藏,国人负携其子而归之,若水之流下也。夫先与人利而后辞其难,不亦寡乎?若苟勿辞也,从而抚之,不亦几乎?”

注:

①细人:平民百姓。

②变而不化:多变而不受教化。

③竭:灭亡。

④收:约束。

⑤妥妥:安居乐业。

⑥奄然:暗昧不明的样子。

⑦邹、滕:都是小

国国名,位于今山东境内。⑧践:新君即位。

⑨量:称粮食的器具。

⑩筐箧(qiè):筐子和小箱子。

译:

景公问晏子说:“莒国与鲁国哪一个会先亡国?”

晏子回答说:“根据臣的观察,莒国的人见识很短浅,善于变通却不向善,贪心而虚伪,崇尚勇力而轻视道义;莒国的士人以武力互相结怨,行事又太过急迫。所以,国君的德行不足以教化百姓,百姓又不愿拥戴国君。上下不能相互约束,那么国家的政务就失去了根本。所以,依照臣的观察,莒国大概会先亡国。”

景公问:“那鲁国又怎样呢?”

晏子回答说:“鲁国的君

臣保持着仁义的作风,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不受外界影响。所以国君的德行足以教化百姓,百姓也愿意拥戴国君。上下相互约束,国家政务的根本还在。所以,鲁国还可以长期延续下去。但它也有一个弱点,像邹、滕那样野鸡奔跑几步就能越出国境的小国,还能称公侯,是以小国屈从大国的缘故,弱国屈从强国才能长久。晋国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鲁国与齐国接壤却去亲近晋国,那么小的国家不臣服邻国,而寄希望于遥远的晋国,走上的是让国家灭亡的道路啊。齐国大概会占有莒国与鲁国吧!”

景公说:“鲁国和莒国的情况,寡人

听先生说了,我的德行也不足,但后世谁能继承齐国的国君之位呢?”

晏子回答说:“田无宇的后人会有这个机会。”

景公说:“这是什么原因?”

晏子回答说:“齐国公家制定的量具小,田家私用的量具大,他用大斗借出粮食,小斗回收粮食的办法向百姓施惠。他同士人交往,施舍财物能倾其所有不藏私,所以国内百姓都背着自己的孩子归附他,就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一样。他先给百姓恩惠,百姓受了他的恩惠又不和他共患难,那不是太少见吗?他紧接着又安抚百姓,这些都是一国之君应该做的事情,岂不就有希望拥有齐国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