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七十年代小知青遇上老干部 > 第1章 响应号召下乡

第1章 响应号召下乡

一辆绿皮火车库吃行驶在铁轨上,夕阳西下,微黄的光照在火车窗台。

许锦安坐在靠窗的位置,撑着下巴看着窗外倒退的风景,夕阳照在她清秀靓丽的脸上,她微微眯了眯眼睛,心思却不知飘去哪里。

车里一个车厢的乘客几乎全是这次下乡的初高中学生,这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脸上带着紧张和激动的情绪。

许锦安的父亲是沪城某所学校的老师,母亲是苏州人,温柔恬静,自从生了小妹之后,身体便一直不太好,全家就靠父亲每个月30元的工资生活。

许锦安今年刚从高中毕业,城里的工作分配不到,家里也是普通家庭,没办法找关系给她办个工作。

政策下来所有的初高中生都需要参加兵团建设或者下乡插队,一户最多只能留一个孩子,为了不让父母难做,也为了照顾年纪尚小的妹妹。许锦安毅然决然地报了名,选择下乡插队,她出门的时候身上带了父母给她的10元钱和少量的票据。

“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停车站罗北车站,到罗北车站下车的旅客,到罗北车站下车的旅客,请您做好下车准备。”身穿深蓝色军装制服的乘务员,微笑地提醒车里的旅客。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火车终于到了最终末站,列车停稳,一节节车厢人潮涌出。

站台外红旗飘扬,锣鼓喧天,数百名群众夹道欢迎。

当天晚上就在县城里面召开了一场欢迎大会,罗北县一共有这批一共有700多名知青,按照组织分配,分别分配到了五个公社,其中许锦安和其他29名知青被分派到县城下的陆家沟大队。

大会结束之后,还给每位知青派发了一个黄色挂包、一个大草帽。

“陆家沟,陆家沟的知青往这里来。”

一名大约40岁,穿着军绿色套装,一双解放鞋的大胡茬子男人扯着嗓子,摇了摇手上的牌子。

许锦安提着行李,两个大包挎在胳膊弯,双手提着大箱子,乖乖的排在陆家沟的牌子处。

众人的眼光都围绕着眼前这个肤白貌美的女学生身上,男同志们互相推攘着,没有一个人上前搭话,这些男孩子刚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脸皮薄得很。

许锦安装作看不到的样子,安安静静的站在一名女学生旁边。

看到列车没有再下来人之后,拿着牌子的人大致数了一下人数,40号人,男同志占比八成。

“咳咳,安静一下,各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杨在先,生产队的队长,所有人列好队伍!”

跟着人群走出站台,就看见路边停了几辆带斗的拖拉机。

许锦安随便上了一台拖拉机,把箱子垫在地上当凳子坐,抱着自己的包。

不一会儿,拖拉机便坐满了人,突突突地开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路颠,许锦安感觉心肝都要被震出来了。

本来想聊天沟通的知青们,全部闭着嘴巴一脸菜色,没有了闲聊的心情。

九月的关东,已经有点凉意,夜晚的风吹的脑袋很是清醒。

颠了大概有一个小时,经过了好几座山丘,这才看见了村口的标志——陆家沟生产队。

听杨在先介绍,陆家沟是县城里面最大的生产队,冬天将要开垦的荒地也很多,他先给大家打了一针预防针。

入目所在之处,山前是一排排用黄土堆砌起来的房屋,不远处有一条从山上留下来的小河从村里经过,河水清澈见底。

“到了到了,都下来!”杨在先摆了摆手,示意知青们。

跟在杨再先七拐八拐,走了有十来分钟,这才看到了众人的居住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

许锦安和其他6个女生,被安排在一间门都关不严实的破屋子里,屋顶瓦片还缺了几片,倒是不会影响什么,就怕下雨天会漏雨嘛,得找个时间修补一下。水泥砌成的炕头,除了缠绕的蜘蛛丝,其余什么东西都没有。过道大约两米,最边上摆了一张旧桌子。

屋里很黑,只有一盏油灯忽明忽暗。

黄泥糊的墙皮几乎全部脱落,露出里面黑黢黢的砖块。

这一批下乡的知青们大多都是16.7岁的女孩子,在家里不说是捧在手心吧,那也是没受过什么苦,看到这个环境,发现和心中所想的环境相差甚远,两个小点的放完行李就开始大哭起来,其他没哭的女知青脸色也不好看。

杨在先不耐烦的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咱们大队算得上是县城里收成最好的大队了,你去其他的生产队估计还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待遇嘞。夜深了,你们赶紧收拾收拾,明天就不上工了,今晚好好休息一晚,后天开始带你们上工计分。”

说完这句话,也不理脸色铁青的女知青们,带着男知青们去他们住的地方,离得有点远得走十几分钟才能到。

因为这是陆家沟第一次接收知青,队里还没有建设固定的知青站,哪里有空房,就往哪里塞,像女知青住的这间屋子,就是以前队里孤寡汉子专门拿来存放柴火的房子,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