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明好圣孙:战神朱祁镇 > 第19章 麓川大战(三)

第19章 麓川大战(三)

这场只能远观,不能实操的边疆战役,让朱祁镇感到很无奈,有一种后世玩帝国三,当OB的感觉。

不过从他接触的战报来看,好像奶奶和三杨的处置也没什么错误,派的是名将,用的也是精锐,可就是打不过那有什么办法呢?

谁知道沐晟和方政的手艺这么糙,连一个占山为王的土司都干不过,而且象阵确实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因为这东西明朝一直以为是宠物和观赏用的,大明皇宫里就养了几头,相当温顺的动物,谁能想到训练以后,这么厉害。

再加上老思也是够坏的,他是一边攻城掠地,一边上贡请降,无限循环操作,让朝廷上下对这个人的警惕心不足。

打不过,降不了,又在那么远的不毛之地,大明朝堂集体选择当鸵鸟,反正离京城那么远,眼不见为净吧。

老太后和三杨也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让时间来抚平伤痛,思任法得到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他的麓川王国终于建立。

毕竟还没有亲政,朱祁镇现在是毫无办法,上面有奶奶,下面有三杨,他就是前台的傀儡,皇帝只是个称呼而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正统七年,三杨退的退,死的死,太皇太后也不行了,终于迎来朱祁镇的时代。

从正统元年,任思法不纳贡开始,一直到了正统七年,老任是降而复叛,反复无常,甚至有时候朝廷都搞不清楚他到底现在是个什么状态。

任思法的使者甚至直接搞了个驻京办事处,就专门负责上贡请降的,那边赢了要降,输了更是要降,但无论朝廷什么态度,他还是在攻打周边地区。

今天是朱祁镇亲政以来,开大朝会的第一天,所有文武大臣,番邦使者都是要来觐见的,麓川更是当仁不让。

面对麓川不知道第几次的请降,皇帝一言不发,只是让众大臣继续朝议。

事实上,在正统初年的几次出兵和招抚过程中,明朝大臣们早已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主战派和主和派。

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是刑部右侍郎何文渊和翰林院侍讲刘球。

何文渊认为:麓川就是一个边陲小国,由他去吧,反正咱们就算打下来,也不可能长期占领,更不可能让当地百姓臣服。

刘球则从更加实际的角度认为:动刀动枪的太伤元气,打仗就是打钱,不如在边境选任良将,屯集军队,修建防线与周边部族交好,采取防守的态势对抗麓川。

另一方面,刘球认为此时江南水旱灾害严重,民众急需救济,而相比较于西南边陲的麓川,北方的瓦剌部才是更大的威胁,因此明朝应该选择性的放弃西南地区。

而相较于主和派,主战派的官员则位高权重,其代表有兵部尚书王骥、英国公张辅和王振。

他们认为思任法就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只要大明认真对待,调集大军,肯定手到擒来。

另外,他们也从西南边陲的局势出发,认为此时放任思任法的叛乱将会使木邦、车里、八百、缅甸等地依附叛乱,从而使得西南地区彻底丧失明朝的掌控。

而王振的想法就更加简单可笑,小徒弟第一次亲政,肯定是要做出点成绩来的,皇帝好他才能好,玩命怂恿皇帝出兵。

说实说,别说当时的人,就是咱们现在来看,各位读者你们说是战还是和?

如果不征麓川,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放任思任法的势力壮大,必将酿成西南边境的全线崩溃,只不过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军队进攻能力偏弱,短时间无法进攻内地。

如果二征麓川,必然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朱元璋时期积攒的家底可能就要挥霍一空,而且主战派的官员级别更高,也更懂边疆军事。

不要说先见之明,就算后见之明,其实也很难抉择,有时候在面对一些重大选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两全的余地。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望着下面的群臣,第一次感到原来皇帝也不好当啊,难怪后世子孙都不太热爱这个职业。

大殿上吵了几个时辰,从天亮吵到天黑,皇帝感觉时候差不多,站起来郑重说道:“大明的领土虽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得,皇帝都这么说,大家也不用吵架,直接一锤定音,后面准备战争就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