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带着火炮建元唐 > 第24章 大订单上门

第24章 大订单上门

秋收开镰之前,韩富国发出邀请,请了周围几个县的县令,和一批农场主,到自家农场做客。当天,韩富国将大家安排住下后,举办了欢迎宴。

少爷被罢免回山庄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从安南和大理,购了千斤最好的稻种。

他把这些稻种育在不同的田里。

把北方的稻种育在相隔几里远的田里,让其花粉不能交叉。他要搞杂交水稻种子。

水稻成熟时,少爷带着家丁跑遍了东都的水田,专门找哪些稻子没有花,或花蕾开不了的单株的稻子要走。

作为回报,那丘田的收割就由自己人帮着收割。

“少爷真是少不更事呀,夫人有不在,没人管得了他。要哪些败子做什么。”下人们议论纷纷,又不敢直说。

东都是有沼泽地的,在哪里也找到了野生水稻败子。运气不错,韩少爷得到了九十株不育株。

之后少爷搞了不育系、保持系、最后搞出了恢复系。

为加快繁育速度,韩富国建了一个温室,冬天也在搞育种。工人都是选择在韩家做了两代的人。如果背叛,还有两代就会有挨饿的可能。

还同搞育种的人签了保密协议。

经过杂交的稻谷长的穗大且饱满。远超那些老农的认知。

韩富国把一批农庄主,和东都的县令请到了他的田间地头,他的田地,像井字一样,整整齐齐,有条不紊,而且干干净净。稻穗十分饱满。尽管北方只产一季稻,但眼前这个产量,定会达到或超过南方的双季稻。

他家的田,都是井田,田中央都有一口井,三十亩为一井,井上装了活塞压水机,这也是少爷自制的。

不是韩富国要恢复井田制,而是这样的安排利于农作物灌溉。

来宾见即将开镰的稻谷,感到十分的惊讶。好家伙,一亩地至少有千多斤吧(是稻谷重量)?这是当时的平均亩产的四、五倍。

“那我就把两亩稻谷割了,称一称。”

接下来,韩富国推出了他的收割机械。

水田里面的机械是一种铁轱辘,然后有人用脚蹬着,这个铁车就向前走,麦穗就插在前面的叉叉里面,然后,车向前走,里面的刀就来回的旋转,把谷物割倒在哪兜里面。

半个时辰,两亩地就割完了,并打成了稻谷。而且只用了一个人工,坐在上面用脚踩蹬就行。

一称,一共三千一十斤。

“阿,有这样的产量,以后就不会饿肚子了。”

来的参观的人跳起来欢呼。“这种子我全包了。”武姓农庄主把胸脯拍的“啪啪”响。

“放屁,好事就让你一个人做吗。”郑姓庄主同武庄主推搡开来。

“大家别急,来的客人我都送三两先给你们种种试试。”少爷连忙劝阻。

“我们要买!”客人闹开了。

“别吵了,一个人卖给十五斤,多的要等明年了。明年先交钱的才卖给。”

接着他们又去耕地里,用机器,是耕、平、耙一次完成。机器由一头牛,并不吃力的在前面拉,一次过去就完成耕地里的工作。

“韩员外,这东西虽好,但不知道,能用多少次?如果坏了,又怎么办?”有庄园主问。

“我保用一年,一年之内,如果坏了,我们可以派人来修,修不好,就换新的。”韩富国答道。

”换新的,不要钱吧?”有人问。

“当然。这叫实行质量保证。”

接着,韩富国带大家到谷场,演示了起重臂的工作状态。两台有四个轮子的铁疙瘩。用手臂轻轻的摇几下。那个石柱子就离开了地面。然后用一根铁纤,插进摇臂的孔里面,石柱就稳定在哪。

两个人一前一后,推动这个铁疙瘩推。这个千斤重的石柱,好像小孩做家家一样轻松动移动了。

人群发出了尖叫声:“了不起啊”。

有十几家庄子,买了韩富国这些新的发明物件。

在欢送的宴会上,韩富国告诉大家“你们看到的,我的庄稼之所以长得这么好,其实,是因为种子的遗传基因强大,这叫杂交优势。这个种子,每人我都送给一包,来年精耕细作种下去,就会获得好的收益。不过大家不能留作种子,因为留种以后,他的基因就退化了。

几位县太爷,可以给百姓讲,来年没有杂交种子的,我可以按放贷的形式,提供给农户。”

“韩员外真是对百姓呵护有加。”密云县令赞道。

芒种前,山庄来了很多的农户。他们是从县衙知道,霞栖山庄给农民办理种子放贷业务。庄上的管理员核对好县衙开据的手续后,就发放了种子,并附上印刷的使用说明书。杂交种子较集中的村庄,韩富国还派出专门的人员进行讲解。

到来年秋收的时候,这些领了韩富国种子的农户粮食都获得了成倍的增长。大家喜滋滋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今年不会挨饿了。”

枣庄有个地主叫周脱皮,他没有去买富国的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