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神医从医院签到开始 > 第116章 全国大赛,江寒看不上眼

第116章 全国大赛,江寒看不上眼

“唉,全国中医药院校技能大赛,我们中医临床从来都是配角。药学院才是主角。”

程海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认同。

全国中医药院校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9届,比赛项目基本都是固定的6个:

中医基础、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

6个项目中,药学就占了4项,中医临床只有1项.中医基础是共同项目。

因此,每次药学院的参赛选手最多。

中医临床专业的选手自然最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医临床不重要。

因为在学生阶段重要的是把基础打好,特别是学习中医理论基础、熟悉药性等等。

临床技能都必须等到毕业后进入医院,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还有一点就是主办方在比赛期间不好找到病人。

没有多少病人愿意当这些医学生的实验品。

为了组织临床接诊技能比赛,往往需要从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偏远的地区找来病人。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之初,有人提出中医临床要细分项目,比如正骨针灸处方等等。

由于组织起来比较繁琐,所以就把几个项目合为一个项目。

每个项目都设个人奖。

6个项目加在一起就是团体奖。

第4届大赛出了一个牛人,这个人参加了所有的项目,得到4项冠军,总分第一。

从第5届开始设立了6个项目的个人奖,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全面锻炼。

古代的名医,都是医、药合一的。

六个项目的分值占比不同。

中医基础主要是笔试,占20分。

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占20分。

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各占15分,共60分。

从分值来看,药学专业的分值是中医临床专业的3倍。

大赛规定:每个院校的参赛队员不得超过6人。

前8届比赛,中医临床专业的队员只有1人。

今年是第9届大赛,已于4月底落下帷幕。

省中医药大学6名队员的结构终于有所变化,两个中医临床的学生参加了。

全国26支参赛队,省中医药大学取得了团体第10的历史最好成绩。

中医临床专业的两名学生,一个在中医基础考试中,获全国第6,一个在临床接诊与患者沟通比赛中获得全国第5。

两名学生马上得到了京城和沪上的两家中医院的合同。

四名药学专业学生也都有很好的去向,两人继续深造,两人留校。

不管在全国取得名次如何,能够代表院校参加全国的比赛,就证明已经很牛批了。

6名参赛队员,根本不用考虑前途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讲,6名参赛队员不仅代表省中医药大学,更代表了整个省中医药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

因此,从前年开始,省卫健委和省教育厅也都联合组织全省中医药技能大赛。

不管是谁,哪怕是学西医的学生也都可以参加,只要你的水平够高。

先要进行网上报名,省卫健委和省教育厅进行资格审查,然后统一组织笔试。

笔试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到了中医学的方方面面。

凡是在笔试中取得好名次的,在其他项目上也不会差。

当然最后取得好名次的还都是省中医药大学的学生。

年级群终于开始讨论全国中医药院校技能大赛参赛的事情。

“我觉得药学院这届没有特别突出的,今年我们中医临床恐怕机会来了。”

“我感觉6个参赛队员,我们中医临床恐怕能占三个。”

“反正我是没希望了,我感觉到陈海和冯青青肯定能选上。嘿,珠联璧合,冲击全国!”

程海谦虚地说道:“我和冯青青主要是组织者,组织大家参加考试。笔试方面不是我的强项。”

“主席和部长的奖学金每年那能是白拿的?你们不上,谁上?”

“你俩上,我鼓掌!”

乔振乾来了一句:“如果我们有一个名额,江寒肯定是不二人选。”

潘开明:“江寒的医术,真叫高处不胜寒!”

刘家超:“如果江寒参加,我觉得他甚至能拿全国冠军!”

3班的同学基本都认为江寒能拿全国冠军,最少一项。

如果江寒所有项目全报,他说不定是全国第一,超过第四届那个牛人。

其他班的同学本能地想反对,却找不出任何理由。

江寒在学校的成绩就不错,再加上在省医妖孽一般的表现,还真有这种可能。

“江寒是学校树的典型,说不定学校就已经给他定下了一个名额。”

群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