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太子以德服人 > 第七十四章 青海骢

第七十四章 青海骢

大军一路行军,但大唐帝国这样的大国,对外用重兵的消息是封锁不住的,吐蕃和西域也都知道了大唐帝国也就派李靖这位大佬来教育吐蕃了。

好在大军的行军路线和时间,没有太多人知道,知道也没用,李靖自己都不能确定大军到达吐蕃的具体时间更别说别人了。

临夏城终于在眼前了,李承乾也看到了除了大山以外的东西了,一座城池出现在了这里。

这里曾经也是属于吐谷浑的势力范围,好在李靖和侯君集等大将军在一年多前将这些外族人教育了一下。

大军到此也能休整休整了。

李承乾也在这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异域风情特色,不过此时的唐朝人是不喜欢这样的异域风情的美女的,高鼻梁大眼睛的异族人。

但是李承乾却是没有这个想法,看看也是没事的,但是同行的李道宗等人却是极力阻止,若是李承乾和这样的外族人产生火花,万一诞下龙子,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要知道就算李世民这样的有大半鲜卑血统的人,飞升九五之后,也说自己是纯种的汉人,哪怕是这样还有许多的读书人认为这样不好,这样有违先祖。

还这和汉人有着明显的模样差异的异族定然是不行,想都不能想。

李承乾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每天的打坐都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吃饱以后回想一些事情,在李承乾这里是不成立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到临夏,去民和,到乐都,西宁,湟源,最后到了共和。

共和也是距离玛多城也就是柏海最近的一个城池了,而柏海旁边的玛多城也就是一年多多前贞观八年时李靖的大军攻打吐谷浑最远的地区了,也就是大唐和吐蕃的交界处。

也就是说这共和城就是大军补给的最后一个城了,再接下来就要到玛多城了,而玛多城作为交接处,自然是有帝国军队的,但是同样肯定也是有吐蕃人在这里生活的,其中的探子更是数不胜数,不可能避的开。

要么不去玛多城,要么就是一迅雷掩耳之势,快速的攻击并正在意义上的控制全城。

而且虽然此刻还没有到玛多城,但说不定已经有人在这共和城向玛多城的吐蕃眼线说明了。

不休整是不行的,这里已经是高原地区了,许多战士都多少有点不适应,好在有许多的保护措施,但没有经历大规模的运动,所以势必得在开战前好好休整,让大家慢慢的适应一下这样的高原地区。

李承乾也是有点不太适应,但好在强大的身体素质,强大的吐纳,气息悠长。

即将来到的就是挺长一段时间的休整了,大军已经完全的占领了共和城,这里的城门是许进不许出,城池外围也布满了眼线,唐军是野战神话,让共和城里的吐蕃人忘记了骑马射箭,只知道载歌载舞。

另外一方面李靖也在运用自己的权力,在不断的向青海地区调遣战略武器青海骢过来,而面对统帅十几万兵马的李靖李军神,一年多前才给的教育,青海那里的居民自然也是不敢多放一个屁。

李靖不愧是帝国军神,光名字就值万金。

李靖在这一片算是那种可以止小儿啼哭的那种。

而李承乾在这荒野中的城镇休整,他也发现了这大唐时期的国力难怪这么强,本以为只有温饱的大唐百姓有很多还是很苦的,但是当来到这边关,他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苦。

虽然没有易子而食的那种夸张,但是大家的眼睛里面都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光,别说读书了,一年一年的劳作能够养活一家人就不错了。

至于寒窗苦读,想着高中状元入朝为官,这要是说出来那可真是要被周围人当成疯子的。

李承乾也发现了这样的环境下是没有办法的,哪怕费尽心机通了路,搭了桥,对于这些贫苦的人们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况且想要让大唐帝国的公路通向每一个村里那是不可能的。

唯有迁移,迁往平原地带,而李承乾看向周围的大山,他知道这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了,穷山恶水出刁民,不是认知问题,而是事实问题。

避免不了的。

在一望无际的无人区,两个人碰面了,如果只有一份水,那时候任何国家的法律也是没有太大效果的。

在离长安这么遥远的地区,时间长肯定是生乱的。

这时候的李承乾想到了蒸汽机,蒸汽火车,唯有强大的实力才能长治久安,大唐这么多人,总是会有人受到委屈,受到不公,也总会出现几个不成器的帝国皇帝。

唯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加上强悍的机动能力,镇压不服,才能坚持等待到明主的到来。

而此时的大唐的蒸汽火车没有,只有马匹才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了。

骑兵也是强悍的兵种。

身披明光铠的大唐铁骑才是这片土地上最强的野战军团。

此时的李承乾就看到了一匹青海骢,是一匹比之前那匹更加强壮的马王般的存在。

要知道李承乾的大刀和自己的体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