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抗战之精忠报国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办产业

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办产业

过了永定门进了城,耿云算是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大城市的气息,街两旁商铺林立,叫买叫卖声不绝于耳,比起之前去过的保定城,要繁华了不知多少倍。

老北京的天桥,从永定门大街,到正阳门大街,耿云从永定门进城,走了没多远就是永定门大街,这一带当然热闹。

除了买卖人之外,打把式卖艺的,说评书唱大鼓书的,打个招子给人算命的,也比比皆是,热闹的不得了。

“东家你看,那里有个吞宝剑的;东家你看,那里还有吐火的;东家,快,快过去看看,有人表演胸口碎大石。”

天桥虽然热闹,但不管怎么说,耿云都经历过后世的繁华,所以即便觉得新鲜,也不至于大惊小怪。

可冬子不一样啊,这孩子从小就是苦出身,后来更是没了爹娘,跟着姐姐在根据地里生活,活到今天,才算是真正的见识到了花花世界,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耿云看冬子玩得兴起,也就陪着他在天桥上逛了起来,这一逛就是大半天,快晌午的时候,两个人找了家卖卤煮火烧的小店,尝尝这北京城的特色。

原本耿云想带着冬子,直接去琉璃厂,可眼下半天已经过去了,耿云也改变了主意,琉璃厂在那里跑不了,早去一天两天都没问题。

所以耿云决定,先在北京城里找个落脚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或者商铺,直接给盘下来,在北京城里置办一份产业。

比起后世让人犯心脏病的房价,现在北京城里房子的价格,还是相当公道的,一套三进的大院子,几百块大洋就能拿下来。

耿云在北京人生地不熟,想找房子,与其自己瞎碰,还不如找牙行的人帮忙,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中介。

这时代的中人,没有独立的店铺,一般都聚在茶馆书场之类的地方,想找他们办事,一般也都上这些地方去找。

于是耿云带着冬子,溜达到了一处叫做宝文社的相声茶馆,茶馆儿不算太大,上层下层加在一块,大概一百三十四十个座位,中间是个舞台,一位年轻艺人,正在上面说着单口相声。

茶馆不大,但上座率非常高,耿云被茶馆的小伙计,带到了非常偏的一张桌子,只能看到艺人的半边脸。

找中人的事儿不着急,耿云点了一壶花茶,两三样糕点,便打量起了舞台上艺人的半边脸,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儿见过。

看了有两三分钟,再结合起艺人的声音,耿云一拍脑门想了起来,台上的这位,不就是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嘛。

民国时期,就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管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都有大量的杰出人才涌现出来。

虽说这个年代动荡不安,但总有它美好的一面,这些涌现出来的大师,能和他们比肩的人物,以后的几十年里,也仅仅出了那么两三个而已。

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说的单口相声,耿云当然不能错过,于是他和冬子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喝着茶水,精神就被刘大师有磁性的声音给吸了过去。

一段相声说完,满场都是喝彩声鼓掌声,一个小伙计拿着一面铜锣,凹下去的那面朝上,开始在客人之间游走,讨要赏钱。

走到耿云这里的时候,耿云从衣袖里摸出一个大洋,大拇指一弹,就弹进了铜锣。

小伙计看着大洋,眼里放光,微微朝耿云鞠了一躬,这才向下一桌客人走去。

显然,比起其他客人打赏的几角几分,耿云的一块大洋算是不小的手笔,当然,这个年代不缺豪客,耿云给一个大洋,只能算多,还算不上豪。

书场的豪客还好一些,总还有个理智,如果是换成梨园行,豪客的等级又会提升一个层次,那才真叫做一掷千金。

小伙计拿着铜锣走了一圈,零零散散的加在一块,大概有二十七八块钱,这些钱书场要分三成,剩下的都是刘大师的劳动所得。

说一场书,挣十几块钱,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者,这也是为什么,民国时期,是相声艺人、评书艺人最为鼎盛的年代。

等刘大师退入了后台,耿云这才开始办正经事,他喊来茶馆的小伙计,说道:“小兄弟,我打算在城里买一座院子,盘一家店铺,你帮我叫个中人过来。”

每天来书场找中人的不计其数,小伙子当然和他们熟的很,没过一会儿,他就带了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过来。

中年人站在耿云对面,点头哈腰的笑了笑,然后说道:“这位大爷,听说你要找房子,不知有什么具体要求没有?”

“别站着了,咱坐下说吧。”

“谢大爷赐座,那小子就不客气了。”

车船店脚牙,没罪也该杀,别看中人现在表现的客气,一脸的奴才相,但真要是坑起人来,那可是一套一套的。

耿云要找的是房子,而不是麻烦,所以斟酌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我们从外地过来做点小生意,总共十来个人,你帮我找个像样的院子,不要太贵,差不多就行。

等找到院子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