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107节

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107节

朝廷这得花了多少钱啊。

不明就里以为水泥很贵的姑娘们更添了一份敬畏之心。

等进了宿舍之后,又见褥子都给她们准备好了,让一众姑娘感慨非常。她们怎么觉得,这份工比外头的那些要好得多呢?

还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结果竟被她们给捡到了。奇了怪了,老天爷什么时候也会眷顾穷人?

姑娘们在纱厂里头老老实实地学了三日,其实那纺纱机用来也简单,不过因为机子贵重,她们自己也担心弄坏了,便反反复复地学,生怕自己手艺生闯了祸。

待三日后,纱厂才正式动工。

动工第一日结束,杜嬷嬷便叫人将纱厂的产量上报去了福宁殿。

萧瑾对这个纱厂很是看重,所以给了杜嬷嬷一项特权——允许他的消息直接送到福宁殿,无需受到层层审批。

这也是萧瑾思考许久才做的决定。

他希望夏国越来越发展,所以想注入新生命力,但他也害怕这个只招女工的厂子会被人拿来做文章,生出许多别的事来。但凡有一个姑娘在厂里出了事,以后夏国的姑娘出来做工的热情都会削减三份,所以萧瑾才如此小心又重视。

拿到纱厂头一日的成果,萧瑾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放松的劲儿。

张德喜奉上茶水,用的还是萧瑾习惯的茶饮子:“这纱厂如此能干,往后夏国织布也能方便不少。”

萧瑾用胳膊枕着头,笑呵呵地打起了别的算盘:“这纱厂里头做出来的纱,可不能用在夏国。”

张德喜不解,但他知道圣上是个乐于解释的人,所以追问:“这又是为何?”

“这纱厂肯定不会是头一家,往后这样的厂会越来越多,那纺出来的纱也会越来越多。倘若这些全都流向了民间,那些纺纱的平民百姓又该拿什么过活呢?”

张德喜试探地问:“那这纱……您是想卖给齐国?”

萧瑾神情愉悦地追加道:“还有蜀国。”

这两国联合坑了他,他到现在还记着呢。等到他的纱厂大规模扩张之后,所有的纱都会流向齐国跟蜀国。虽说东西多了就不值钱,到时候他们的纱肯定会被压价,但萧瑾可不在意,他们要的就是低价侵占两国市场,等到彻底占据了市场份额之后,害怕没有话语权吗?

到时候降价还是涨价,更是他们说了算。

萧瑾乐滋滋地幻想了一下齐国蜀国的惨状,不行,这件事情他必得要找个人分享分享,而最该分享的,就是韩攸跟顾准南了。

往后还得靠这两个人将纱输送到齐蜀两国呢。

一念起,萧瑾立马进了书房。他因文采不佳,写信都是越简单越好,写长了怕暴露自己肚子里没墨的事实。其实萧瑾也想练好字儿,可他不过恶补了一二年,怎么能比得上打小写毛笔字写到大的呢?便是再想学,写出来的字也不过将将能入眼。

也不能说丑,但是风骨是一点没有的。

一共两封信,不过片刻时间便成了,又差人赶忙送去。

纱厂也是平平稳稳地度过了整整六日。

这六日,杜嬷嬷深觉满意,这次招进来的这批人比宫里的宫女好管教多了。懂事听话、行事稳妥、不敢偷奸耍滑、彼此之间相处的也算和谐,让杜嬷嬷有种她是出来养老的错觉。

不过这么“平”不是什么好事,杜嬷嬷前些日子向萧瑾提议,得了回应之后便在今儿跟这群姑娘们宣布——每六日选出三名最上进的,许之以额外的奖励。

这一次,李三娘正好在奖励名单之内。她干活比别人卖力,生怕自己干不好被人撵走,谁想到竟然都被杜嬷嬷给看在眼里?!

杜嬷嬷赞她手速利落,纺出来的纱要比别人多上许多,所以额外给了她一份钱。

李三娘接过钱之后,因为太过欢喜以至于整个人浑浑噩噩的,连自己何时跟众位姐妹出了纱厂都没有印象了。

步行许久,李家尽在眼前。

李三娘瞬间回归现实,她摸了摸袖口的荷包,难掩激动地走进了家门。

李母跟儿子都在家,李父去外头当苦力了还未回来。

李三娘进屋之后立马接过弟弟手里的活,熟稔地给母亲熬药。

李母今年好几日没有见到女儿,见她回来了连忙爬起来打量着她,忙不迭地问她的近况。

李母本想问她在厂里呆的可好,可见她脸上不仅没瘦还圆润了许多,便知道这厂的吃喝是真的好,不是吹出来的,于是李母的重心便放在周围的姑娘家好不好相处、管她们的大人对她们严不严……

李三娘不住地点头:“好,都好,女儿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地方,吃住不愁,嬷嬷待我们虽说严厉却从不轻易罚人。姐妹们出身都不好,因此也格外体恤人,娘您就放心吧。”

说完,李三娘还拿出自己这六日挣来的钱,笑着递过去:“您看。”

荷包一打开,李母瞬间惊了:“刚来就给他么多?你们这纱厂,怎么这般阔绰?”

李三娘笑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