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锦江绣春图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明国坐落于大陆的中心,多少年间作为天朝上国,疆域辽阔,朝臣四遍。

从太祖白手起家,在南部揭竿起义一呼百应,扫平地方枭雄后起义大军浩浩汤汤跨过锦江,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前朝建制,定都西京。紧接着,太祖组织兵力,痛击了北下趁火打劫的各种势力,以绝对实力逼迫他们向明国臣服。天启年间,蒙古南侵,世祖皇帝帥兵北征,横扫蒙古骑兵,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叶尔羌、苏丹也都奉明国为天朝上国,岁岁纳贡。

元丰初年,宣宗皇帝登基之初,皇子、皇叔欺宣宗皇帝年幼,纷纷作乱,割据一方,史称“五王之乱”。宣宗皇帝在文臣文宗阖、武将武乘霄的辅佐下展开了对叛军的讨伐。实力尚弱的宣宗讨伐路途十分艰辛,在开战的第二年与叛贼陷入了胶着,甚至因为将领叛变,西京被叛贼包围,叛贼甚至几度打进皇宫。

南方世家司家在此时摆脱了中立态度,出兵勤王,当时作为家中长子的司凛海领兵出征,击退了南部叛乱的吴越等国。

同时,西北关家也派兵勤王,西北悍兵痛击了围城已久筋疲力尽的叛贼,各地士族见形势改变也纷纷出兵。

明年二月,反王赵建手下的司马曹祥郕发动兵变,在深夜召集二十死士突入帅营,杀死赵建,将其斩首献圣。三个月后,最后一只叛军投降,五王之乱正式被平定。

但二十年过去,原本安定的天下又呈现出动乱的苗头。先是东海,海上的季风把东方的倭寇带了过来。这群矮小的番邦土著身着盔甲、手持倭刀,在沿海地区到处烧杀劫掠,手段残忍。甚至嚣张的闯进了福州州牧大人的府邸,极尽羞辱州牧后离去。

朝廷震怒,派出几位强将清扫倭寇,但却是不尽人意。倭寇像是湿滑的泥鳅一样抓不住,总是在层层围捕下不翼而飞。

直到司家长子司昭成领命驻守海防。八年前所有人都对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抱有什么信心。甚至倭寇听到新派来捉拿他们的将领是个娃娃表示,都不屑的表示中原无人了?

但当司昭成到任后,他的铁血手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首先整顿军容,将兵痞兵油全部踢了出去,招募热血新兵。定下三条死规矩,护百姓,应朝廷,杀倭贼。军令令出即行,赏罚分明,军队中风气焕然一新。同时力排众议,放弃了传统中原的片刀,编制新武器,按照前朝遗录中所记载的戚家刀、狼筅、藤盾大批仿制,并将克制倭寇的鸳鸯阵重新操练了起来。锻炼出的这支军队也被称为了鸳鸯军。

在与几次倭寇的遭遇战中,鸳鸯军所向披靡,大大打击了倭寇嚣张的气焰。同时,司昭成加强边防建设,在各州郡间设置常驻军,以狼烟为号相互支持。并为了安全将沿海居民撤离了海岸边,出海打渔也需要政府的批准,在安全的区域内进行。

司昭成抗倭成效显著,但倭寇却始终舍不得这片膏腴之地,不断的卷土重来,东部沿海并不太平。

南部,曾经被司凛海击败的吴越国也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了。原本志大才疏的老国王已经离世了,现在的吴越国王是老国王的第七个儿子,继承当然是轮不到他,但这人凭借着他的手段,让他的哥哥们不是突然犯错被贬黜,就是遭遇意外离奇去世,甚至老国王的寿终正寝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合情理。这个有计谋、有手段、能隐忍的年轻国王带领他的国家明面上看着老老实实,一直上贡,但其实一直在吞并周边小国,扩充自身实力。洞悉时局的人都知道吴越国已经不可再忽视了。

北方,三足鼎立—叶尔羌、苏丹、蒙古。

刚刚经历了朝内权利血腥替换的叶尔羌国发表了声明仍然奉明国为天朝上国,这不能不说让明国朝内的许多老头松了一口气,但叶尔羌国的野心又怎会只有如此呢?还有苏丹虎视眈眈的盯着明国,不时还会有小动作。而蒙古,即使是在世祖皇帝刚刚击败过他们之后,这群游牧民族也从来没有闲下来过,始终会发动规模或大或小的南下劫掠。最近两年尤为过分,甚至曾经冲过山海关,从长城的东北角不断深入内地了。

明国此时外患已经十分紧迫了,可内部又如何呢?宣宗皇帝虽然不过四十岁,但近年身染恶疾,药石罔效,国手王子中先生也不能查出端倪,只能以金针压制病情。

宣宗皇帝不愿将权力递交他人,头脑清晰时对于政事还是想要亲力亲为,可军政大事却等不了他的身体好转。宣统皇帝子嗣并不兴旺,几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不得已从弟弟福正王赵洵那过继了一个儿子—赵翊成。赵翊成如今不过十二岁,但他的才学已经名震京城。对儒学见解之深,理学所悟之广碾压一群胡须花白的老者,堪称一代天骄。

赵翊成十岁后一直被接到宫里养育,是人们理所当然期望中的未来天子。在宣宗皇帝病重时,人们已经在大殿留出一个角落让他来听政了。当然,如今还是年过六十且身体康健的太后王氏垂帘听政,让叶尔羌皇室出身的张皇后只能屈居后宫。

宣宗皇帝**远瞩,为了在自己身后下一代不被人胁迫,他像许多皇帝一样采用了平衡术。宣宗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